十二月二十三日,这是决定大华民国未为五年命运的一日,这天上年,将众参两院将要票决出第二届大总统。华夏广场上挤满了围观的群众,他们都希望第一时间知道票决的结果。
从早上八点开始,就有议员开始入场,所有议员都是面色沉稳,群众追回他们将投票给谁,他们却三缄其口。而广场上,一些百姓举着写有标语的牌子,以示对各位总统竞选者的支持,而支持万磊连选连任的标语最多。
不过每一个议员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把标杆,至于投票给谁,他们肯定不会受广场上这些标语影响。而作为一位议员,谨言慎行也是基本要求之一,在选举结果未出之前,他们都不可以公开宣布自己会支持谁,以避免影响到投票的结果。
与会的除了有众参两院的议员外,还有很多特约嘉宾,这些嘉宾有来自各国的使节,还有来自南明的留学生,他们第一次见证大华民国最高权力的更迭,即感到新奇又深感震惊。
特别是那些南明留学生,他们看完了昨天的竞选演讲与辩论,回去之后嘴上虽然不敢妄作评论,不过心底里都隐隐觉得:通过大选出来的大总统,在执政能力上确实是比世袭的皇帝要强上几筹。甚至还觉得大华民国在国体上,比南明要强得多。
当然,这种事也只能在心里想想,那些留学生可不敢明说,不然回去肯定会被恶整,毕竟南明是帝制,皇帝一言九鼎,虽然被赶出了中原,不过在南洲那一亩三分地上,朱姓皇帝还是有无上权威的。
早上九点整,议员全部到场,并在一百个投票点外排队等候,会场的工作人员把带有编号的选票依次分到各位议员的手上。选票上有四位候选人的名字,议员们选择在一个候选人的名字上打一个勾,然后把选票投进票箱。
由于投票点是封闭式的,每次只进一个人,在投票的过程中,所有议员都是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力干扰,也没有人可以偷看。议员甚至还可以选择弃权,即不在选票上打勾。而如果弃权票过半数,那参议院就要重新推荐总统候选人名单,重新开启演讲辩论的过程。
投票过程费时很少,十点之前就收集完选票,接下来就是计票。议员们现场推举出两百人作为公证员,分散到一百个投票点中监督会场工作人员进行唱票计票,每一张有效的选票统计之后就盖上印戳,这个过程即繁琐又十分庄重,而与会的议员们三五成堆地议论者,同时焦急地等待计票的结果。
“万磊,第一千八百票。”一声嘹亮的声音在会场中响起,与会的议员们选是一呆,随即热烈的掌声就响起了,因为万磊的得票已经过半,虽然计票还未结束,不过按照宪法规定,他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选票,如果此次选举不被指为违宪,那他就将成为大华民国第二届大总统。
在众议员与总统候选人纷纷向万磊道贺之时,计票工作终于结束,万磊得到两千四百五十二票,得票率过百分之六十,铁铉徐辉祖等人合起来只得到百分之三十几的选票,根本不足以与万磊竞争。
不过,万磊这一次竞选成功也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毕竟数月前,商派领赵鸿儒就倒身了万磊,并极力地为万磊当吹鼓手,所有议员都明白,万磊手上有足够连任的筹码,原本还在摇摆不定的议员最后还是投入了万磊这一边。
万磊竞选成功的消息一经传出,聚集在华夏广场上的支持者就开始狂欢。观礼的南明使节们却是一脸不愉,他们最不希望万磊继续当国,因为精似鬼的万磊再当权五年,南明反攻中原的可能性就几乎继绝了。
外面一片欢腾,夏园内却开始了午宴。虽然心中暗暗不爽,不过南明使节不得不与他国使节一样上前道贺,毕竟他们还要与大华民国打交道,得罪人家的大总统,一准没个好果子吃。
午宴中,众人纷纷给万磊敬酒,万磊并没有多喝,只是接受了铁铉徐辉祖和夏元吉三人的敬酒,在万磊看来,这三个人虽然与他同台竞选,不过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选举一有结果,大家依旧可以合作,依旧可以当朋友。以至于在酒宴之上,万磊亲自给铁铉敬酒,希望能邀请他继续就任行政院总理一职。
万磊如此不计前嫌,立时引来众议员的侧目,更多的议员看出来了,万磊是希望以稳定为主的,总不想对行政院和各省各府进行太大的人事变革,这也让那些本在行政院与各省各府任职的官员们都暗暗地轻了一口气——职位保住了。
大选尘埃落地,下午众议员可以休息,而参议院则召开参议员会议,开始审议万磊提交的行政院、法院和都察院等中央机构的主要领导人名单,参议院审定通过之后,再提交众议院评议,半数以上议员同意,那名单就可以通过,新一届领导班子就这样搭起来了。
其实,在官员的任用上,是本着外升内转的原则的,即京官升官要外调,外调的官员考核为优才能内转。韩非子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于卒伍,好的官员必须经过基层的锻炼。
所以,原来各部的正职和副职几乎全部被外放到地方各省去任封疆大史,而地方各位封疆大史则内转到中央来就职,一时间,会有大规模的人事调动。不过不管是外放还是内转,都要遵从量才授职的原则,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这才是用人的良法。
调动高级官员的同时,万磊也特别提拔了一些在地方上取得政绩优异的中层官员,让他们回到中央来实习,甚至还从最基层的公务员中提拔了部分人,收进华园充为秘书,协助处理总统府的政务,并把原来在华园秘书处服务的人外派到各地去就职磨练。
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中央各部与地方各省都在大变样,虽然变动很大,不过对小百姓的影响却很小,因为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的官员,都是有原则讲纪律的,谁主政都得为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