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凌闻言,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晚辈就洗耳恭听了。”
“之所以选择灞南城,而非其他城池,更非京都龙台,原因有三,其一龙台虽然繁华富庶,人口户数也是整个大晋最多的,但是那几年,王熙余党还未完全肃清,各路人马往往围困京都,把个天子围的的外无救兵,里无粮台,几乎要走投无路了,这是外因,所以,龙台非最佳选择。。。。。。”
“其二,再说朝堂内部,百官各怀心思,清流、保皇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夺天子,天子在多方势力之间,摇摆不定。各派钩心斗角,互相倾轧,乌烟瘴气。。。。。。”
“其三,萧元彻除了要让许韶大开门户,广招天下学子,授之先贤礼法之外,更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树立他忠君为国的形象,更为了推波助澜,让天下人归心。然而,京都各派复杂,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那许韶未成气候,倒还好说,无人注意,可是一旦成气侯,必然招致京都各方的注意。。。。。。”
边章顿了顿道:“一旦如此,许韶将会面临各方各派的反扑和绞杀,岂不是一场计划落了个空么?因此,思来想去,京都龙台,首先被排除了。。。。。。”
苏凌听完,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看来龙台确实不是最佳之地!”
边章点了点头道:“不选龙台,其他城池之中,为何会选择灞南城呢,原因亦有三点。。。。。。”
“其一,灞南不在龙台门阀的掌控之中,却在萧元彻的掌控之中,那里是距离龙台最近的,萧元彻的势力范围。。。。。。虽然是萧元彻的势力范围,但灞南城风气开放,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皆汇聚在此,地位重要,消息流通得也快,有利于造势!这是任何城市都无法与其相媲美的。。。。。。”
“其二,灞南城本身离着龙台最近,然龙台战祸纷纷,但灞南城却是十分安宁,久无战祸,所以人丁兴旺,治安很好,城池富庶,很多京都达官贵人,门阀世家,皆会选择在此城买房置地,作为一旦龙台兵祸起时的安身之地。正因为此,天下各势力,达成了一个默契,灞南城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任何势力都不会轻易进攻灞南,因为灞南城牵扯了各方势力的利益,一旦哪个势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灞南用兵,怕是会招致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毕竟那里可有各方势力的家眷、财富啊。。。。。。所以,灞南城的安全,可以说,大晋独有!。。。。。。”
边章说到这里,苏凌蓦地想起自己曾在灞南城所见所闻,当时他最大的感觉就是,灞南城繁华熙攘,人流如织,商业兴旺,富得流油。。。。。。不仅如此,灞南城竟然未开宵禁,入夜之后,那灞南河上,烟花妓馆,是红帐飘扬,灯红酒绿,河中画舫游船,穿梭不断,让人恍惚之间,觉得身在盛世。
原来,这里面的原因竟然是边章所说的这些。
边章又道:“之所以选择灞南城,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苏凌疑惑道。
边章点点头道:“这与萧元彻的性格是有关系的。。。。。。苏凌啊,你跟随萧元彻也好几年了,他性子多疑,这一点,你应该有切身的感受吧。。。。。。”
苏凌不语,算是默认。
“这灞南城,是形形色色的人,各方势力都十分集中之地,鱼龙混杂,所以,一旦许韶在萧元彻势力的运作下,成了气候,他标榜的礼法为上,道德仁义,还有为萧元彻造势这些,便可以很快地辐射到京畿之地,继而蔓延至整个大晋,如此一来,事半功倍。然而,树大招风,许韶一旦成气候,各方势力必定会起拉拢之心,各方势力,在对于大儒名人的招揽上,可谓是不遗余力,毕竟有了大儒这金字招牌,他们的势力便镀上了礼法至高的一层金边。所以,许韶便会被各家势力所拉拢。。。。。。”
边章叹了口气道:“一旦如此,花花世界,富贵温柔乡,保不齐那许韶会被迷了眼睛,失了本心,想要摆脱萧元彻暗中的控制,甚至会反戈一击啊。。。。。。所以,萧元彻要用许韶,更要防着许韶!。。。。。。那便让他在自己充州不远的灞南城扎根吧,无论是外界势力想要对许韶不利,还是许韶自己起了私心欲望,萧元彻便可以雷霆之势,大兵直扑灞南,那是他的势力范围,他想要灭掉外界势力,或者许韶本人,岂不是弹指一挥么。。。。。。”
苏凌闻言,不住点头道:“原来如此,怕是这样颇有远见的计策,定是出自郭白衣之手吧。。。。。。”
边章点了点头道:“不错,萧元彻阵营之中,当时徐文若若即若离,能有如此眼光和心计的,唯有郭白衣一人而已。。。。。。”
苏凌忽地想起,自己当年在灞南城时,卷进了许韶之死的案子之中,许韶到底被谁所杀,真凶一直到现在都是一个谜,所谓最后抓住了真凶,这一说,不过是为了给世人和学子有个交代,找了个倒霉蛋、替罪羊罢了。
如今,边章旧事重提,难道,许韶之死,真的是萧元彻派人做下的,而因为许韶的死,边章兔死狐悲,才跟萧元彻闹翻了,形同陌路?
苏凌心中虽然这样想,但并未问出口,他知道,边章再次留他,并开口讲述往事,定然会讲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的。
等着他自己说就是了。
可是,苏凌亦明白,就算边章把当年的事情都告诉自己,对于边章所言所讲的事情,是真是假,他也无从探听清楚,萧元彻那里,自己决计是不能问的,而且,苏凌知道,萧元彻一直都认为边章早死多年,若是知道边章还活着,当有多么震惊呢?
这件极其隐秘的事情,却被自己得知了,以萧元彻多疑的心性,他岂能认为自己是凑巧得知的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也决计不会做那种引火烧身的愚蠢事情。
边章说完这些,方又道:“萧元彻对我说了这件事,又说,决定让许韶去灞南城,是在我未到充州之前,若是知道我饱学经纶,我应该才是那最佳的人选。。。。。。”
“我自从从沙凉来到中原之后,耳中早就灌满了许韶之名,之事。。。。。。未曾想,这一切,都是萧元彻背后推波助澜,造的势,做的局啊。。。。。。所以,我虽然对许韶嗤之以鼻,但他是萧元彻选定的人,萧元彻当时也的确是为了大晋,一片公心,许韶自己,也的确颇有才学。。。。。。我便笑说,若是兄长因为我没有成为您暗中相助的大儒,而此事成全了许韶而烦恼,那兄长大可不必,毕竟只要是为国为民,教化礼法,谁去做,都是一样的。。。。。。”边章说道。
苏凌闻言,淡淡一笑,似乎心中已经明了了,“前辈,怕是萧丞相烦恼之事,并不是如您所说的那般吧。。。。。。”
边章点点头道:“的确不是。。。。。。而是另有原因!萧元彻听我说完,却长长叹息,对我言说,那许韶最初在他面前,保证得如山似海,只说,得他的赏识,定然会竭尽全力,为他做事。。。。。。萧元彻当时,还好言相慰,更赠了他不少的金银,助他在灞南城开了一座大晋都文明的客栈。。。。。。”
苏凌点点头,笑道:“这客栈叫做江山楼,里面还有一座青云阁,两处建筑声名并驾齐驱,是当时达官显贵,世家弟子,饱学才子,经纶之士向往和梦寐以求的地方。。。。。。当初晚辈亦有幸住过那里,所见所闻,的确令人惊叹。。。。。。”
边章道:“名义上,这江山楼,乃是许韶的产业,实际背后掌控之人,乃是萧元彻。萧元彻利用此楼,倒也暗中笼络了不少的学问之士,为他所用。。。。。。后来,许韶密信于萧元彻,请求定期开办一场盛会,这盛会声势越大越好,最好能够让天下学子,天下世家子弟云集灞南,共赴此会。而他作为盛会的总裁官,出题目,考教天下学子,并在盛会时,开堂教授礼法之道。不仅如此,更由他出题,令天下学子来做文章,他则选取一些学子,当场赠评。。。。。。这盛会嘛,就叫做江山评!”
“这样以来,天下人的眼光皆集中于灞南城,头几次江山评,已然轰动了整个大晋,天下学子皆前往灞南。。。。。。到后来,这场盛会更是惊动了朝廷,大晋天子,向来标榜礼教儒法,仁义孝悌,故而,在萧元彻的推波助澜下,后来的江山评,要请示天子,由天子照准,方可开办。。。。。。当然,这些不过走走过场,天子定然是会照准的,可是一旦有了天子的圣旨,这江山评的分量就不同了,许韶的赠评也就显得更为珍贵和荣耀起来。。。。。。于是,从那时起,天下学子,皆立志有朝一日,能被大儒名士许韶赠评,因为一旦赠评,就会成为天下各方势力拉拢,甚至朝廷举孝廉的最佳人选。。。。。。”
苏凌直到现在,才终于明白,当年自己参加的江山评,到底是怎么回事。。。。。。
边章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最初之时,这许韶也好,还是他主持的江山评也罢,的确是按照萧元彻的预想和授意进行的,所赠评之人,除了极为有才,出类拔萃的人之外,皆是萧元彻授意,许韶方有意赠评的。。。。。。原以为,这些事情,会一直如此进行下去,只是,谁料想。。。。。。”
“呵呵呵。。。。。。”边章忽的冷笑起来,笑声之中满是嘲讽之意。
“人心都是会变的,随着年月、境遇和身份的不同,人的心也会悄然无声的发生着变化,直到那变化翻天覆地。。。。。。”
“许韶变了?!。。。。。。”苏凌惊讶道。
边章点了点头,沉声道:“不错,随着许韶的名声日渐鹊起,到后来,俨然被推举为天下学子之儒师,甚至有人鼓噪,许韶与当年文礼至圣都可以平起平坐的时候,许韶在这漫天的捧杀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忘却了本心。。。。。。先是不按照萧元彻的吩咐,擅自给一些其他势力的人或者世家子弟赠评,然后在接下来的几次江山评开办之前,直接绕过了萧元彻,上奏天子,由天子直接派天使官宣读准办圣旨。。。。。。”
“那萧丞相岂能容他?!。。。。。。。许韶这是自取灭亡啊!”苏凌眉头微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