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帝曹叡 > 第141部分(第2页)

第141部分(第2页)

朱影龙让三人平身,然后赐坐,再笑呵呵的朝三人道:“朕今天找你们来,是商议怎么贬你们的!”

三人闻言,脸上都露出惊讶之容,但看皇上脸上并无冷色,而是笑着对他们说的,心中不免有些揣测,你看我,我看你,终于把黄宗羲推出来说话道:“未知皇上此话何意?”

“你们在太学所作所为朕都知道,但是目下这些所谓的清流们的势力太大,朕也只是要你们去点一把火,并没有想让你们把自己给烧着 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种子播下去了,只要不死,它总归会冲破土壤的阻挠,生根发芽的,朕说这么多你们明白吗?”朱影龙很郑重的对他们道。

三人之中黄宗羲最小,但却是首领,也是领悟力最强的一个,听了这番话之后,魏学廉和杨之易眼中都是一片迷茫,就连史可法也是微微一愣,而他似乎有些明白朱影龙话中的真正含意,眼中闪过一丝睿智,俯身道:“皇上圣明,微臣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了!”

朱影龙微笑的点了点头,不愧将来伟大的思想家,转过去朝魏学廉和杨之易道:“你们两个以后遇事要多跟黄宗羲商量,明白吗?”

魏学廉和杨之易对望了一眼,虽然心中还是一团迷雾,但黄宗羲已经明白圣意。回去闻他不就行了吗,当即一齐俯身道:“微臣遵旨!”

“好,很好,这几天你们三个人就不要去太学了,除了处理手中的公务之外,就跟着史可法吧,多学点东西,将来有用!”朱影龙道。

说到领袖人物,在潜邸这些年轻后进的当中第一的当属史可法,他不但跟随皇上时间最长。也是皇上跟前最信任地心腹,目前也是官品最高的,在京城做出来的成就也当属第一人,当然了,皇上教出来的人自然非同凡响了,黄宗羲等人虽然跟谁的日子也不算太短,但学到的要远比史可法这个在跟前的人要少多了。

“皇上,这?”史可法颇感为难道,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教他们。

“没有关系。你做你的事情,他们三个在一旁看着就是,朕不是有许多手迹你都偷偷的收藏起来地吗?给他们三个自己学就是!”

“微臣遵旨!”史可法忙应了下来。

一听到皇上的手迹,黄宗羲三人六只眼睛直冒光。恨不得现在就把史可法架回家去拿出来,展开一堵。

“好了,你们都先回去吧,朝廷的事情也不少。朕不能把你们留的太长。”朱影龙挥手让他们都回去了。

四人匆匆忙忙又出了养心殿,黄宗羲等三人迫不及待的架起史可法就走,皇上的手迹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他们不知道见识了多少皇上的奇思妙想。如今是猫儿闻到了腥味。还不拼命的去找?

他们四个是一身轻松的走了,留给朱影龙地却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因为弹劾他们四人的奏章多达一百多本,看着这些弹劾的奏章就眼晕,他们当中又自命不凡地清流,也有不少是眼红的,眼红史可法搞这个搞那个的,都是赚大钱的东西,油水那是大大地,说是清廉如水,谁相信呀?

“皇上,该进晚膳了!”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养心殿已经点起了大红蜡烛,那晕红的烛火已经取代了工作了一天的阳光了。

“那就传膳吧!”

“奴才遵旨!”徐应元俯身哈腰地走了出去。

“嫣红,嫣红,嫣红!”朱影龙大声喊了三声,没有任何答应,这才想起,自己今天把这丫头给骂哭了,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呢?

“唉……”朱影龙叹了一口气。

“堂堂大明地皇帝居然也会唉声叹气!”大玉儿托着大红地漆盘走了进来,真好听到了朱影龙这声叹息,她知道朱影龙不回杀她,顶多也就是罚罚她而已,以至于在没旁人的时候,养心殿里面地太监都是朱影龙的心腹,没有人敢把这里发声的任何事情说出去的,所以这丫头的胆子是越练越大,要知道历史上的大玉儿此时可是夹着尾巴做人,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丫头呢!

“朕唉声叹气与你何干?”朱影龙朝大玉儿射来一道凌厉的目光,大玉儿忙改口道:“敢问皇上为何唉声叹气?”

“你想知道吗?”朱影龙眼皮子微闭问道。

“不想!”大玉儿不假思索就道。

“不想就算了,本来朕还打算跟你说说呢!”朱影龙叹息一声道,“今天晚膳吃什么,让朕看看?”

大玉儿就知道朱影龙在戏弄于她,假装气鼓鼓的将大红的漆盘端到朱影龙面前,一碗粒粒饱满晶莹的米饭,一碟番茄炒鸡蛋,番茄这种东西才刚刚被引进,寻常百姓可是吃不到的,一盘青椒肉丝,再一条红烧鲫鱼,一碗青菜豆腐汤,标准的三菜一汤,来自三百年后的朱影龙知道什么是健康饮食,山珍海味可以吃,但不能天天吃,虎鞭熊掌、人参、鹿茸可以补,但不能天天补,这四菜是朱影龙最喜欢吃的,能烧出这样和他心意的菜来的就只有一人,那就是嫣红。

她是在向自己认错赔罪呢

龙焉能不明白嫣红的心思,说明她心中并没有怪罪自 时放下心来,让试吃的太监吃过之后,便狼吞虎咽起来。

用膳的时候,朱影龙一直在思考征募已经招抚过来的流民为官军的这个想法,可行性还是有的。但是操作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忙让徐应元去将陕西三个月来地巡抚胡廷宴、布政使李应期还有按察使卢象升的奏章摹本取来,然后又遣人去军机阁和景仁宫将孙承宗和熊廷弼一齐请过来,来他一个秉烛夜谈,就议一议史可法的这个想法。

两人过来的时候都没有吃饭,朱影龙只得下旨让御膳房做几样小菜送过来,设了一个便宴,边吃边谈。

朝廷面临的困境两人都是知道的,海上粮道被郑芝龙截断,江南产粮重地又被南京的魏忠贤把持着。虽说不可能一粒粮食出不来,魏忠贤最近加大了对粮食走私的打击力度,他也需要囤粮,妄图不战而胜。

四川的粮食虽然产量不低,但哪里也不太平,且转运困难,蜀道艰难,运出的粮食仅够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还不够吃用,还有三边地军粮,山东、河北、山西还有安徽年年遭灾。黄河年年发大水,旱啊,涝的是年年不断,可以说这些天灾**帮了金人不少忙。等到他们入主中原地时候,小冰河期过去了,灾祸大大的减少,不然历史上的那个大明朝至少还能撑上十年以上不止。

总结卢象升奏报上来的剿抚成果。倒是得了十七八万的青壮,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当年萨尔浒大战兵败逃散之兵,还有不少边军不堪忍受边关艰苦的生活和当官的肆意克扣压榨而哗变出来的。九边十一镇。共六十余万兵马。除了蓟辽好些外,宣大总督管辖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陕西三边总督管辖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本应有四十余万将官。每年耗费军饷须四百万两左右,这还不算屯田,如果没有军屯,恐怕这个数字还要翻上一倍不止,但现在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想不到军队已经烂到这种地步,几百上千的人哗变出走军营,居然都不上报,吃空饷,兵跑掉了,朝廷地饷银照拿,军队数量严重缩水,战斗力底下,兵器装备也严重不足,靠这样的军队抵御外敌,真是不敢想象,好在蒙古没有统一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否则他这个皇帝就是去当救火队长都来不及扑灭四处的战火,真想扯旗子全国打一下,来个改朝换代得了!

忍,现在也只能忍了,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等收拾了魏忠贤这个阉货,就该拿这些军队里地蛀虫开刀了,不要以为他这个皇帝就只会改革,不会杀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史可法的提议还是可行的,但问题是怎么个做法,还有派谁领军南下,朱影龙原本属意洪承 畴,但如果真地招募流民为官军的话,恐怕他这个有着“屠夫”美名的统帅难以驾驭那些曾经被他镇压过地流民,万一中途来一个哗变就糟糕了,所以必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