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忧虑之情,忍不住长叹一声,缓缓开口道:“此事非同小可啊!”
“你身为大王的长子,更是我大秦帝国名正言顺的嫡长公子,肩负着继承大统,延续国祚之重任。”
“如今大王却对你这般疏远,若长久以往,恐怕局势会越发艰难。”
面对淳于越的担忧,扶苏却是显得颇为镇定自若,他轻轻摆了摆手,从容不迫地回应道:“老师不必为此事过于忧心忡忡。”
“其实在这段时间里,不仅仅是我未能得到父王的召见,即便其他诸位兄弟亦是如此。”
“就连平日里最为得宠的胡亥,也曾三番两次试图入宫向父王献殷勤,但最终都无一例外遭到了父王拒拒绝。”
“想来父王定有其深意所在,我们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尽管扶苏向来以温文尔雅,性情和善着称,然而,作为堂堂大秦帝国名正言顺的长公子,若断言他对那尊贵无比的太子宝座毫无觊觎之心,恐怕才真是咄咄怪事呢!
要知道,但凡生而为王族子弟,哪怕再如何资质平凡,庸碌无奇的王子,对于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或多或少都会心生向往与渴望。
只不过,相较于胡亥以及其他诸位公子而言,扶苏在这方面的心思显然没有那般昭然若揭。
毕竟,他贵为长公子,乃是众望所归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身后有着庞大的中式宗室势力以及众多权贵的鼎力支持,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他完全不必像其他人那样殚精竭虑地去争去抢,只需稳稳当当等待时机成熟即可。
“照此说来,大王并未因昔日章台宫之事对你心存芥蒂?”
淳于越闻得此言,原本紧绷着的面庞稍稍松弛下来,神色间亦多了几分宽慰之意。
身为扶苏的授业恩师,淳于越无疑是扶苏逐鹿大位征程中的首位坚定拥护者与出谋划策之人。
在他心中,早已有一幅宏伟蓝图。
倘若扶苏有朝一日能够君临天下,那么他所代表的儒家学说必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发展与全面振兴,从而一举压倒当下在大秦国内风头无两的法家学派。
到那时,不仅儒家思想会得以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就连他淳于越个人的地位,想必也将会变得无可撼动,无人可及。
“父王他胸怀宽广,气吞山河,怎会如此小气呢!”
“老师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我可是堂堂正正的长公子啊,论身份地位,他们谁能与我相争?”扶苏昂首挺胸,目光坚定且充满自信地说道。
听到扶苏这番话,淳于越微微颔首,表示赞许:“不错,短短数月时间,你确实长进不少,已然明白了争与不争之间的微妙道理。”
扶苏面带微笑,从容回应道:“老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身为大秦的长公子,当今大王的嫡长子,我从出生那一刻起便注定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之选,更是未来大秦江山社稷的主宰者。”
“若我不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对王位毫不在意的姿态,恐怕不仅会令父王大失所望,就连那些一直以来坚定支持我的满朝文武大臣们也会心灰意冷。”
“所以,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绝不可露出丝毫破绽。”
淳于越神情凝重,语重心长地告诫扶苏:“你需谨记,通往至高无上权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而是洒满鲜血和荆棘的艰难险阻之路。”
“倘若你心生怯意,中途选择放弃退缩,那么那些同样觊觎着王权宝座,与你明争暗斗的其他公子们又岂会轻易放过你?”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无论前方等待你的是怎样的艰难困苦,你都决不能有半分动摇之心!”
现如今的扶苏正值青春年少,不过也就只有十几岁而已。
一直以来,他所接触和了解到的世界,包括他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和环境,几乎全都是由淳于越一点一滴地讲述给他知晓的。
而真正依靠自身去观察,听闻从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当听完自己老师所说的话语之后,扶苏表现得异常乖巧懂事,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和接受。
如果将来有一天,他真的能够登上王位,以他善良温和的性格而言,对待那些曾经与他竞争王位的兄弟们,或许会选择宽容和饶恕,放他们一马。
然而,那些心怀叵测的兄弟们可未必能像他这般宽宏大量,心地仁慈。
喜欢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