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皇上的气就顺了不少,三皇子自然而然地达到了目的。
皇上把他留下说话,闲聊间还就几个公主的婚事随意提了几句,本来只是找话题,没想到三皇子还真的提了几个合适的名字。
这几个人皇上也常常听过,不但外表出众,而且要么才华横溢,要么武艺过人,都算是有一技之长,出身也不错,全是勋贵之后,简直是为尚主的位子量身打造出来的。
当然,如果这个时候三皇子提出来把善阳公主嫁给顾三思,皇上肯定不会同意。顾三思就算才华再高,毕竟出身摆在那里,现在也不过是个东宫幕僚,连个正式受封的朝廷官职都没有,只能算是太子的私人手下。
这种人怎么尚得了主?
他不提这个,只转过话头提起来当日太子生辰宴的事情。
说起来,皇上虽然把大皇子提拔成了太子,但并不是完全相信这个儿子的,东宫那边也插了不少人手进去。生辰宴上搞出的事情,当时就被太子压了下去,又因为善阳公主不在当场,并没有受到牵连,于名声无损,可皇上还是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
于是趁着气氛好,他就提了一句。
三皇子只是笑,不说话,看着像是个不想惹祸上身的。皇上虽然失望,终究不能硬逼着他说什么,待要放下这一段时,三皇子却突然来了一句:“听说那时善阳妹妹身子不适,在后面躺了段时间。大概是把病气过给了两个侍女,虽然妹妹这时候没什么事,那两个宫女倒都被送出去了。”
这话听起来平常,可说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总有些不太寻常的含意。
皇上一品,再品,品来品去,就怀疑是不是善阳有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闹出了什么事。
可是这事儿毕竟关系着皇家的体面,他怀疑归怀疑,既不能大张旗鼓地把人找进来问,甚至让人在私下悄悄查探也不行。
怎么查?难道要让他对那些心腹暗卫说:“我怀疑我女儿和别人有什么不清白,你们去帮我看看?”
暗卫就算带个“暗”字,毕竟也是人,是他的奴才,这事查到最后如果没什么事,说不定他们会在心里笑他疑心生暗鬼;而要是查出来确有其事,他的脸在这些暗卫面前也被丢光了。
总之他里外不是人。
皇上是个极好面子的人,三皇子就是看中他这一点,成功地在他心里种了一棵无法拔除的刺儿。
于是,他决定,第一个就把善阳公主嫁出去。
早点儿嫁出去,就算是别人家的人了。虽然还代表着皇室的体面,自有教养嬷嬷替他管束着,也不必像现在一样,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可是,这个能接手的下家在哪里呢?
☆、第 87 章
不得不说;三皇子的这一步棋走得很妙。
既把善阳公主兜了进去;又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像没事人儿一样;甚至还在皇上心里留下了“心地仁厚”的印象。
皇上忧心边关的事情,难免心浮气躁,看到折子就想发火。这时候有其他的事情让他转移一下注意力,他难免会跟着走,很快就又见了三皇子几次。
两人商讨的还是几位公主的婚嫁问题。
在此期间;皇上甚至还悄悄试探了一下三皇子;想弄清那天太子寿辰时善阳公主到底做了些什么。
可是这个三儿子虽然看起来很呆(不然也不会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敢贸贸然进折子);但爱护手足的情意显然很深;不管他怎么试探;就是试探不出来。
越试探不出来,皇上就越断定这里面有事儿,不然以三皇子那么纯良的性子,怎么会不替善阳公主说好话?
没人告诉他事情的真相,他只能自己琢磨,越琢磨就把事情琢磨得越坏,把事情琢磨得越坏他的心情就越不好,就越愤怒,最后甚至想着说不定善阳公主已经不是完璧之身了。
这种不知羞耻的女儿家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才是。
可是什么办法是既能教训了善阳公主又不伤皇家脸面的呢?
无非是在她的婚事上做手脚了。
于是皇帝把目光重新投到了边境上。
每次那些游牧民族来犯,皇家都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