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国情不同,在国内这么做会被批评,到了国外这很正常。
纠结了好一会,阮文终于住了进去,她躺在床上时这才觉得是真实的。
长时间的旅途真的很累,尤其是她肚子大了之后,就更辛苦了。
她这一觉睡到了后半夜,迷迷糊糊醒来后,又是睡了过去,等着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时,脸色这才好了一些。
相较于阮文,陶永安精神不要太好。
“酒店昨晚有活动,我带着几个人去那边的酒廊玩,还认识了好些人。”
“金发女郎吗?”阮文看着饭店里的画,下意识地问了句。
“那倒不是,好像是在华尔街搞金融的,还给我推荐股票,非要塞给我名片。”陶永安很是无奈,那人应该是把他当成了日本人。
华尔街?
阮文笑了起来,“那你要炒股吗?”
她想起了自己看过的金融电影,联系最近的局势,“算了,最近局势不是很好,还是别折腾了。”
“我也觉得,不过听那人的意思,最近日本人在美国真的是疯狂的买买买,好像是收购了很多工厂公司,那个男人忧心忡忡,说再这么下去纽约就要变成东京第二了。”
陶永安昨晚打听了不少消息,不过大部分都是从这个华尔街人那里搞到的,金融方面的消息没啥意思。
他倒是有心想要问问这人日本都收购了那些企业,但那人跟一个红头发的女人跳舞去了,后来就不见了踪影。
陶永安的情报工作就此结束。
“不用担心,这种情况不会出现的。”美国那是日本的爸爸,做儿子的怎么可能当得了老爹的主?
签署广场协议的国家有五个,而日本是最倒霉的那个,成功使日元升值导致国内泡沫加剧,而后没几年这泡沫被戳破,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停滞,也就是衰退的二十年。
想到这个,她忽的想起一件事来,也不知道欧文是不是也在搞收购。
她念头升起就去给欧文打电话,这举动让陶永安觉得奇怪,“你提醒他干什么?”
那个混血儿,人很奇怪,带着一点日本人的谦卑又充斥着美国人的傲慢,尽管表现的不是十分明显,但陶永安挺不喜欢欧文的。
“我们有合作啊,我怕他这一不小心陷进去回头资金流出现问题,影响我们的生产。”
陶永安看着她拨号,“那你趁机把属于他的股份给收购了岂不是更好?”
“异国他乡合作,很有必要找一些本地人。”阮文第一个号码没拨通,她又往欧文的公司打去,“对了,你有没有跟你姑姑说,可以跟她聚一聚嘛。”
“她最近去英国了,说是想要开辟英国市场。”
“那她的儿女呢?跟你的表弟妹聚一聚呗。”
“又不认识,聚在一起挺别扭的。”陶永安是个热情的人,他也喜欢跟人交朋友,但这不是交朋友的事情。
明明有一些血缘上的羁绊,但隔着时间和距离,这些羁绊大概就被太平洋的海水无限稀释。
他还不如去玩。
“过些天好像有美网比赛,你要不要去看比赛?”
阮文拒绝了,“我怕吵着孩子,不过倒是可以去百老汇看歌剧。”
陶永安对歌剧没什么意思,他倒是想去看电影,奈何《茱莉亚小姐》已经结束了在影院的放映,现在想要看只能买碟子了。
这让陶永安觉得有些遗憾,如果再早点来美国就好了,说不定还能在电影院里看一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