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中举的,大多都是官宦子弟,或是富商人家。
很少有苦寒书生。
寒门寒门。
可不是说真的就是贫穷人家出来的读书人,那也是曾经辉煌过,而后落魄的家族。
就是一般人,都构不成寒门出身。
不过,就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会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时代,书籍太过珍贵,别说那些需要练习所购买的文房四宝。
所以,大多数读书人,家境就算是殷实,也需要有人资助。
报销一切费用对这些人来说,很有必要。
就算是得到资助的读书人,这笔钱也相当的可观。
就像后世找投资一样,一些世家,或是有些小钱的富商,甚至是一些落魄的家族,都是寻找一两个才华出众,有望高中的读书人,投资他们。
一旦下注成功,那回报也会相当巨大。
有些手段的,甚至会将自家闺女下嫁给这些人,从而捆绑关系。
有朝一日,若真的高中,那便是一飞冲天。
但是,回报率往往很低。
能进入殿试一般有着两百到三百人左右,而能成为其中佼佼者被皇帝点中,也只有那区区三人。
所谓前途远大,往往也只是对那些少数名列前茅的人来说的。
所以,这笔报销一旦下发下去,刘轩一定会被那些读书人称赞,美名流传。
刘轩捏了捏眉心。
接下来负责这件事,总得有帮手吧。
四司长官,也就是四个礼部侍郎见到刘轩的目光在他们之间流转,立马反应了过来。
纷纷起身来到刘轩身边。
“殿下,我礼部司无事,可以帮您。”
“膳部也无事。”
“主客。。。”
“几位大人,你们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刘轩笑着推脱着,他知道这些人是想在他面前表现,毕竟现在赵祯对其相当倚重,甚至朝野中都已经传出了先前那位牧大人的言语。
但是,只有刘轩自己心里知道,他根本不想掺和进朝堂中。
于是他将目光看向了唯一一个没有起身的那名侍郎身上。
也就是薛文正,正巧他还有些事情要问问他。
薛文正似乎是感受到了刘轩的目光,移了移屁股,将目光望向了身侧的一名员外郎身上,佯装和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