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不过才半个时辰,但石初樱已经精力十足了。
她看了看俩小童,依然睡得香。想来也是,多少个日夜担惊受怕的,总算找到了一点安稳,这突然的松懈下来,只怕不但会睡得久,她估摸着,大起大落、大惊骤喜过后,这俩小童怕是承受不来,弄不好还会大病一场。
不过,越早发出来越是好事。
心里把俩小童的情况思虑了一遍,石初樱要来纸笔,坐在桌案前画了一幅两小童当日穿着的画像和俩劫匪的画像,又提笔给府里的岳阳管事写了一封信,简单说明了情况。
这事按说她该直接给楚溆或者楚洌写信,但一个人在外头当差,连地方也不确定,另一个是大伯哥,她作为弟媳妇多少要避嫌的。不过,楚洌帮着代管府里的事,相信岳阳会跟他商量的。
她救下俩孩子是出于亲戚间的互助,至于孩子的身份、被劫的原因,乃至于事件的后续种种,那是楚家男人和朝廷里的事。她可没有大包大揽,代替大理寺或衙门的闲情逸致,她只管把人安全带回京城,交到楚家人手上。
封好了信,石初樱看看天色,离关城门大约还有两个时辰,她还得早去早回,药材倒是个合适的理由。
她请来知客的尼姑,只说小儿这两天贪玩,加上今早可能吹了些山风,怕是晚上会发出病症来,她先去城里买些药材,请她们帮着照看一会儿。
尼姑们平常也懂得些医理,她当即念了句佛号,道:“阿弥陀佛!这莲花山上风大,施主请多加些衣裳。”又道:“施主院子里有个茶水房,可以烧水、熬药,煮写简单的米粥……”随后她寻了个叫‘明空’的女尼,帮着照看俩孩子。
石初樱下了山先是直奔城外二十五里处的驿站,离莲花庵倒是不远。
大楚的驿站私下也接民间的信件。石初樱花了十两银子走了中等快件400里加急的,那驿站的官员脸上笑开了花,连忙告诉她,赶巧了,信件的话今天就可以发走云云。
石初樱出了驿站略一思索,便进了城,直奔县衙后街。
早前在江湖上历练的时候石初樱就知道,一般的县衙里有不少‘无主’的户贴、路引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往往都是事主一家人都发生了意外,又不是什么十分重要的人物,家里也没人了,这些随身的东西便成了‘无主’之物。
官府往往会挑出一部分隐起来,因为官差办案有时候也要换个身分的,所以,哪个衙门里都有存放这些东西的地界。所以,石初樱潜入存放卷宗和户籍簿子之类文档的地方,从一大堆的户贴里挑了几份相当合适的,揣在身上,想了想,又搞了几张路引便悄无声息的走了。
高来高去就这点方便,总能做些别人做不到的事,还不被察觉。
小孩子出门是不需要单独户贴的,只要跟大人在一起,一般不查的话其实也没什么事,如果有查验,出事路引也就够了。
石初樱搞到的路引里甚至有两份空白地,想来也是哪个大户人家弄得,最后落到官府地故纸堆里,便宜了她。一事不烦二主,石初樱干脆,‘借’了县衙的笔墨,仿着衙门里的官体字直接填了一份出来,免去后患。
忙完这件大事,石初樱心头大定,如此,俩小童便是堂堂正正走在街上,也是她们‘白’家的孩子了。
================================
天色渐晚,庵堂后面的小院子里已经提早点起了油灯。
俩小童原本正焦急地等在屋子里,吃不下,喝不下的,这时院子们一声响,外头传来女尼和大侠婶婶的说话声。
俩小童顿时欢呼一声,奔了出来,一左一右抱住了石初樱的大腿。
“姑姑,你可回来啦!”石初樱见俩小人儿还记得在人前的要叫她‘姑姑’,赞许地点点头。
她提了提手里的东西,道:“给你们买好吃的了。”说着把东西递给俩小童,由这他们抱进屋子里去。
“阿弥陀佛!明空师傅受累了!”石初樱见明空含笑立在门前,便行了个佛礼向她道谢。
“施主客气了。这俩小孩都非常懂事,照顾他们,贫尼也不觉得累。”明空还了礼,又招呼小尼姑们送了斋饭来,自己才回去了。
石初樱带着俩小童吃过斋饭,又把几包药材交给小尼姑,请她们帮忙熬了送来。顺便又要了几根蜡烛点上,油灯太暗,她很不喜欢。
烛光下,石初樱看着俩小童把药喝完,漱了口,才把两根金枫糖给他们甜嘴,俩小童有这么香甜的糖吃很快就忘记药的苦了。
一大两小白日里睡多了,晚上便有些走困,石初樱便跟他们说起白天的一些事情,顺带则给俩人起了新的名字,大童叫白逍,小童叫白遥;并哄小童说,逍遥的日子最好,只要他们勤快地喝药,好好吃饭睡觉,她便带他们到县城里逛逛,顺便把财宝分分就可以早点回京城了。
俩小童谁也没想过,此时无意中起的名字,竟然最后舍不得丢,长大以后还时常拿出来用用,当真成了他们的第二身份。
话说当天夜里,俩小童果然发起寒热来,因俩孩子太小,石初樱也不敢大意,一直看守着,屋子里的蜡烛点了整整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