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农民起义军,自高迎祥死后,李自成被推举为第二代闯王。
至此开始,李自成宣布“为救百姓,故起义兵”,因而提出“剿兵安民”的口号,立志以“仁义”之师,反抗失去民心的明朝官军,夺取天下。
李自成为争取民心,提出“均田免赋”的主张,即平均分配可耕种的土地,减免繁重的赋税。
数年间,因为李自成重视从严管理、训练部队,又搞好与民众的关系,对百姓秋毫无犯,得到了大量的民心。
然而利欲皆是一步步膨胀起来的,随着麾下聚拢的士卒越来越多,龙蛇混杂,军中的气氛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等到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自缢于景山之上,明朝灭亡后,底层起义军的贪婪、欲望开始集中大爆发。
攻入京城后的李自成原本下令:“敢有伤人、杀人或是抢夺财物以及淫人妇女者杀无赦!”
刚开始几日,众人慑于李自成的威望,不敢有所僭越。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
然而数日后,下面的将士听说自李自成及以下军官,都开始争夺明朝皇宫内的珍宝、古玩以及宫中的女人,他们再也坐不住。
底层士卒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四处抄家富豪、商人、以及曾经明朝的官员。
规定每家需要具体缴纳的银钱金额,如果不达标,就以残忍的刑罚逼其就范。
一时之间,京城之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许多明末的官员死于此次劫难之中。
史载:“京城中的官员及其家属死者达一千六百余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李自成的军队也从这次抢夺中尝到了甜头,之后甚至开始劫掠普通百姓,导致人心尽失,最终走向败亡。
而此时太原郡的白波军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刚开始成立的白波军,主要由太原本地的百姓组成,主要因为南匈奴与乌桓趁大汉虚弱之时,想来抢夺太原郡的百姓以及土地。
当时大汉朝廷的主力军在凉州平乱,无法顾及太原郡的形势,于是百姓组建了自卫军。
太原郡的自卫军队主要在白波谷一带驻扎,所以被称为白波军。
白波军成立之初,因为都是父老乡亲或是相邻村镇的百姓,大家的心思还在抵御外敌上。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前来投靠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犯罪分子、各村县的地痞流氓以及有野心想在乱世之中捞一把的投机主义者。
白波军人数越来越多,首领郭太又不具备古之名将的治军能力,加上权利越大,欲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
随着人数急剧膨胀,粮食也成为了白波军的一大难题。
起初,白波军人数不多,还都是太原郡的老百姓,他们的粮食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
人数的增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部分白波军开始劫掠周边的百姓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