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七年八月初一凌晨时分,樊楼的后院笼罩在一片宁静中,只有偶尔的微风轻轻拂动树梢。李妈妈安排的马车悄然停在门口,车夫熟练地检查着马匹和缰绳,显然已对这样的秘密行动驾轻就熟。方梦华和李师师一身低调装束,在李妈妈的护送下,从樊楼的偏门走出,清晨的微光才刚刚显现。
「准备好了。」李妈妈低声说道,目送她们上车。
马车轻轻一震,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顺着青石路面朝着东华门方向缓缓驶去。樊楼与城门的距离并不远,马车一路上遇到了几位赶早的商贩,小厮们和守城的卫兵点头示意,显然这条路上的熟客甚多。到了东华门,卫兵见马车来得轻巧,再一看领头的小厮是老面孔,自然没有多问。再加上方梦华手中的腰牌在月光下闪了一下金光,守门的卫士立刻肃然起敬,恭敬地放行。
一过东华门,汴京的城外街道显得空荡而寂静,黎明前的黑暗笼罩在南城上空,偶有灯火闪烁。马车疾驰而过,转入汴河大街。此时天色尚未大亮,城外的运河码头上偶尔能见到几艘商船的灯光摇曳。远处的丽景门外城门依稀可见,轮廓渐渐清晰。
「今日看官家似是乏了。」李师师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些许关切。
方梦华静静凝视车窗外,沉默片刻,才缓缓回应:「他需要有一个让自己相信的理由,而我不过是给了他一条路。」
马车越过丽景门,城外便是汴河边上的码头。天光渐亮,运河上的船只陆续开始装卸货物,码头上的工人们也早已忙碌起来。一眼望去,明海商会的商船赫然在码头边上,船头站着的正是商会大管事杨八,他带着几名壮汉,早早便在那里等候。
马车一停稳,杨八便上前施礼,低声道:「教主,船已备好,随时可以启程。」
方梦华点了点头,与李师师一同下了马车。她抬头看了一眼渐渐泛白的天空,面上神情依旧沉稳,转身朝商船走去。杨八跟在身后,谨慎问道:「此行如此顺利,想必已拿到官家的允诺?」
方梦华淡然道:「允诺是拿到了,但接下来要做的事,才刚刚开始。」她随即回头,看了一眼已经远离的汴京城,目光中透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船沿着汴河向南缓缓行进,船舱内安静无声,两个被迷香熏晕的赵佶侍卫正躺在一旁,毫无知觉。方梦华低头看了一眼他们的腰牌,目光在「刘锜」这两个字上停留了片刻。
「刘锜?」她轻声念道,脑海中闪过一些未来的记忆。刘锜,未来顺昌大捷的主将,力抗金军,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此时的刘锜还很年轻,但方梦华知道,这个人的潜力不容小觑。至于另一个侍卫——彭无当,这个名字她从未听过,似乎并不属于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或人物。
方梦华站起身,沉思片刻后做出了决定。
她转身对杨八吩咐道:「我们路过陈留县渡口时,把这个彭无当放在官道旁的丛林中。他醒来之后自然会自行返回开封,但不要伤他。至于这个刘锜……」她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深意,「他就随我们一起走吧,到了舟山再做打算。」
杨八点头领命,不久后船靠岸,几名明海商会的船工轻手轻脚地将昏迷的彭无当搬下船,安置在官道旁的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远处,陈留县渡口的官道上人来车往,彭无当若是醒来,回城并非难事。
「他醒来后,应该不会记得太多。」方梦华对杨八淡淡道。她清楚自己不能让赵佶的侍卫随行太多,留一人回去未必会引起怀疑,而刘锜,则是她未来计划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船重新启程,汴河两岸的风景缓缓向后退去,方梦华站在船尾,望着远处渐行渐远的城镇。她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刘锜的武勇与未来的潜力,若能在她的麾下发挥作用,未来抗击金兵或许能有更多变数。她决定先观察刘锜,再决定如何处置他。
当船渐渐驶向更远的南方时,方梦华轻轻一笑,低声自语:「既然刘锜是未来的大将,那本座便提前收为己用。舟山,也该有他的一席之地。」
船上,刘锜依然昏迷不醒,方梦华的目光坚定,她知道自己正在为未来的布局做出一个又一个决定。而此时的北方抗金战场已经在暗处酝酿,风暴即将来临。
汴河上的风从北面轻轻吹来,掀起水面微微的波纹。方梦华站在船头,目光远眺天际。她的思绪如同这河水般流转,船正在缓缓南行,但她的心却被新的决定牵引着。
船上,李师师也站在她身旁,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你在想什么?」李师师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