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歇息下来,杨清又被伺候着跪在地上接旨。身边还跪着一岁多,什么也不知道的小远儿。
丁公公站在正中间宣旨,大致意思是,原主的父亲军功赫赫,忠勇无双,屡立军功,本来早就要有封赏,可边境一直不稳,先皇准备把原主父亲的功劳再多叠加一些以后一起封赏,没想到在一次战役中,为了掩护去边关历练的皇孙(现在的皇子)而亡。
后来先皇就想着让原主的哥哥再累积一些军功,再重赏原主的哥哥,没想到,两年前原主的哥哥又战死沙场。
这这这,现在新帝刚刚登基不到一年,正大赦天下,那有功的人,也赶上了,用原主父亲,原主哥哥的军功,皇帝今天是要大大的封赏杨清与小侄子。
封杨清为清澜郡主,封杨致远(小远儿)为安定侯(取边关安定的意思),世袭罔替。
还有大批的赏赐,那些赏赐直接被送往昌南侯府的二房院落,那边狄嬷嬷与杜嬷嬷已经在安置带回来的行李。
赏赐也被直接送往二房。
这边只需要杨清姑侄俩接旨。
谢恩时,杨清拉着侄子面朝京城的方向磕头后才起来。
杨五叔站在一边暗自感叹,皇族的血脉就是不一样。
这封赏着实不低。
丁公公倒是满意,清澜郡主的态度很好嘛。目光柔和的叮嘱,“郡主,小侯爷有孝在身,不能进宫,但您休息几日后,进宫一趟。
出宫时,皇上与太后可是交代过。让郡主进宫一趟。”
“谢谢丁总管告知。”杨清瞄一眼身边的苏嬷嬷,苏嬷嬷点头,递上了准备好的礼物,之前就有想着可能会进宫,要给宫内的一些人打点,不能全是银子打点,她让人做了不少柔软厚实的护膝,能保护膝盖。
苏嬷嬷刚才就是端着盘子出来的,两幅上等的护膝。
“丁总管,两幅护膝,是我们郡主自己画图,让府中的绣娘特意制作,柔软舒适寒冬腊月时,特别的好用。常年使用,能保护膝盖……”苏嬷嬷没有说,这是郡主让小侯爷磕头时带的。
丁总管好奇的望了一眼才十岁的清澜郡主。微微一笑,“谢谢郡主的好意。”
对眼前的小郡主,印象深刻,也知道眼前的小郡主是个会做人的。还有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忙碌了一天,送走该走的那些人,杨清才带着小侄子睡下。
昌南侯府,侯夫人居住的院落里,华发半头的侯夫人朱氏,气不顺,手中的杯子重重的放下,嘴里还在念叨,“凭什么,一个两岁不到的黄口小儿,居然是侯爷。”
身边的丫鬟嬷嬷,一个都不敢出声。低垂着脑袋,站的直直的,大气都不敢出。
坐在一边的侯府大太太瘪嘴,但没有触婆婆的眉头,只是等了会儿才问,“母亲,二房那边已经全部收拾完毕。只是狄嬷嬷说,不在公中一起用膳,他们二房的主子自己设小厨房,自己做来吃,特别是致远,才一岁多,还有守孝,膳食需要单独做,不能见荤腥。”
侯夫人朱氏皱着眉头,不悦,“既然她们银钱多,就让他们自己做来吃,公中还能省几个银钱。二房那边院落,插几个我们的人手过去,别有什么事,我们什么也不知晓。”
“母亲说的是,只是二房的那些可都不是善茬,要插人手进去可不容易。”大太太掌管府中中馈,如果说二弟妹在世时她有攀比之心,那到如今,那点攀比之心早已随过世的二弟妹消散在风中。
人死如灯灭,所有的过往早已随风而去,有什么好计较的。
可眼前的婆婆不想输这口气,当年老二的生母是眼前婆婆的陪嫁丫鬟,长得俏丽,一次照顾醉酒公公时,有了老二。
这成了婆婆心中一道永远抹不去的阴影,那位生下老二以后,就带着老二去到了庄子上住,是个聪明的,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可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