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大殿内死一般的沉寂,即便是最开始对王恢口诛笔伐的官员,此刻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曹襄,仿佛是在看向一个疯子。
大月氏虽然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没有在朝堂上出现过类似的声音了,但这并不代表着众人会遗忘大月氏的事情。
最开始这个名字还是从一匈奴的俘虏口中得到了,说匈奴以西还有一个名为大月氏的敌人。
刘彻得到此消息后自然是大喜过望,如今匈奴势大,大汉想要对匈奴出手,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同样的帮手,从东西两面对匈奴进行夹击,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只不过对于大月氏具体在哪,整个大汉境内并没有人知道。
唯一知道的情报就是在匈奴的西面,但匈奴的西面是何等广阔,以前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踏足过这等未知的地域。
更不要说在一个从未有人探索过的地域里,去寻找一个风俗语言可能跟中原相距盛大的国度。
即便是用脚趾头去想,也知道这种活肯定风险极大。
所以刘彻当时立刻就招募去出使大月氏的使者,最后还是张骞拿下的这个任务。
在他拿下这个任务,去朝西方出使后,朝中就已经有一些官员开始在私下里赌他要多久才能回来。
有人说五年,有人说十年,甚至还有人说根本就回不来。
一开始这个话题还有一点热度,但随着后续连着几年都没有任何的张骞的消息传来,整个朝中对此事的热度就开始逐渐下降,直到如今的冰点。
根本就没有人再去考虑,之前还曾派过一个使团去西方找大月氏。
如今算下来的话,差不多距离张谦出发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了。
十年啊,一点消息都没有,就好像石沉大海一般。
那跟已经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让王恢走张骞的老路,这和直接推他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如果要非说这其中的区别,那就是从原本的必死,变成了九死一生。
只是这看似好像多出来的一丝生机,到底有多难把握住,那就只有参与其中的人自己才知道了。
明明给了一丝希望,又让他亲眼看到这希望的渺茫。
真真是恶毒啊!
好些原本都期望王恢被处死的人,此时看着曹襄那正气凌然的脸,心中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们大家只是想让王恢死,从而各自拿到自己的好处而已。
你可倒好,还要在人家临死之前,去玩弄人家的心。
“臣附议!”
……
“今日之事,还望御史大夫不要怪罪。”
得益于曹襄的提议,大家都对此次西行一事的危险程度清楚得很,所以也没有人再去提削官的事情。
毕竟作为使团的使者,官职高一点,也更能代表着大汉朝廷的面子。
所以王恢御史大夫的职位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王恢虽然暂时活了下来,但他显然也知道此次西行是九死一生的未来,脸上看不出有多喜悦。
只是听着曹襄的致歉,勉强在脸上挤出了一丝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