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之前虽然远离了朝廷,但那并非是他自己所愿,而是出于被迫。
在他的心里,仍是记挂着天下,记挂着自己心中抱负的。
所以当他看到一直压在大汉头上将近七十年,作威作福,行事张狂霸道的匈奴人,竟然在实际上会如此的不堪一击,董仲舒在心中着实不是个滋味。
敌人强,打不过也就算了。
可就是这样一群可以称作乌合之众的家伙,竟然也能压着整个大汉作威作福将近70年。
简直没地方说理去了。
曹襄摇了摇头,董仲舒心中的复杂程度,不用猜也能知道,不好受是很正常的。
可真正制约大汉,迟迟不能北伐匈奴的,又哪里是匈奴人本身呢?
就拿汉军现如今所拥有的这么多战马来说,那可都是文景二位皇帝所攒下来的家底。
要说文帝和景帝没有对匈奴人动手的心思,谁会相信呢?
要是这两位皇帝真的没有这般心思,又何至于弄出如此规模的马场呢?
同时,这两位皇帝在位时,整个天下同样富裕,想要挤出一点,用于对匈奴人作战的钱,难道挤不出来吗?
完全是没问题的。
可在所有现实条件都充足的情况下,两位皇帝仍然没有对匈奴人动手,为什么?
这里面的原因可多了去了。
而匈奴人的问题只占了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
最大的源头还是在长安。
不过以这一次的战果,相信长安的那些阻碍,很快也就都不再是阻碍了。
目光重新聚焦于战场之上,尤其是战场最前方的那团红衣,此时已经距离匈奴的小王骑不到十步距离。
可也就是这不到十步的距离,卫青硬是被其有似乎要被拖住的势头。
匈奴人整体是一盘散沙不假,但即便是一盆散沙中,也总会有几块硬石头。
匈奴小王显然是将匈奴人中的硬石头,全部聚集到了自己的旁边,以至于聚集在匈奴小王旗身边的匈奴人,在看到卫青率队直接冲向自己而来的时候,竟然放弃了匈奴人最为依仗的骑射技术,选择了和汉军一样的肉搏。
虽然在武器装备和战斗技巧方面,匈奴人远不及卫青这边的汉军,往往要使得三五个匈奴人的战亡代价,才能拼死换掉一个汉军。
可架不住这些匈奴人是血肉之躯,即便是倒地的尸体,依旧可以阻碍汉军骑兵冲锋的脚步。
卫青等人本身就是突入进来的突出部,周围并没有友军接应,一旦速度被迟缓下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匈奴人涌到他们周围。
同时作为骑兵,一旦速度降下来,所能够造成的杀伤力也会大幅度锐减。
匈奴人怕死不假,可眼下是当着匈奴小王的面,对面还是已经有战损出现的少数汉军。
哪怕最开始只有一个人选择放弃旁观,加入战局,就会马上有第二个和第三个跟上。
以至于最后的成千上万。
在整个匈奴大军都在溃退的当下,面对着卫青的这一汉军突出部,匈奴人表现出了和整体战局截然相反的战斗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