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反对并不稀奇,汲黯自己心中有数,他在朝中跟他意见相左的人可不止只有董仲舒一个。
跟他合得来的人有,跟他合不来的人也不少。
只是他未曾想过这个时候反驳自己,为曹襄辩解的人竟然会是韩安国。
作为朝中三公之一,御史大夫的韩安国,也是刘彻此行,带出来的诸多官员中职位最高的那一个。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韩安国还是反对曹襄的请战奏章的,在汲黯的眼中,这两个人应该是持不同意见的两个派别。
怎么如今韩安国还去为曹襄说话了呢?
汲黯虽然自己的心里满肚子的疑惑,但韩安国还是非常清楚自己所言所行的。
之前他确实是反对曹襄的请战,但他反对的并非是曹襄本人,而是对于北上征伐匈奴的议题。
这议题不管是谁提出来,他是都要反驳的。
毕竟就之前大汉和匈奴的屡次战争当中,大汉从未在匈奴人的手中讨得便宜,甚至在马邑之战时,三十万汉军被匈奴人耍的团团转。
韩安国作为整场战争的亲历者,他感受到了几乎到了极点的无力。
这好像是无论这边使出何等方略,在匈奴的眼里都不值一提,可以被随便破解。
既然没有把握去打赢这一场仗,那何必要耗费国库的财富,去做这种无用之功呢?
甚至这一次的北进战略,也并没有超出韩安国之前的预料。
公孙敖那一支万骑队伍往北长驱直入100多里,结果连一个匈奴人的影都没见到,相当于平白在外面溜了一圈。
这就和他们之前在马邑被匈奴人耍的团团转,是一个模子。
但公孙敖在此次出动的三路大军当中,还并不是最惨的那一个。
最惨的那一个,是从渔阳郡出发的李广所在的部队。
整整万骑,被20多万的匈奴人团团包围。
李广是边打边撤,在所携带的箭矢完全耗尽之后,终于被匈奴人一口吃下。
只有李广在途中逃了回来。
韩安国之前的想法,在这两路大军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印证,中原人和匈奴人的战斗当中很难讨到便宜。
匈奴人自己非常熟悉自己的环境,他们可以果断的撤退,但是大汉的军队在匈奴的地盘上没有任何的情报,很难找到他们的栖息地。
只要匈奴人对汉军采取避战的策略,不跟汉军硬碰硬地去打,汉军就拿他们没有一丁点办法。
而匈奴人则可以选择集中力量,将其中的一部分汉军吃掉。
就像这一次对于李广的队伍一样。
20万的匈奴大军,能达到这般数量,匈奴人肯定是早就得到的消息,并且提前汇集好的。
如此庞大数量的匈奴军队,也就是李广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如果换做别人,甚至比如说是公孙敖所率领的军队,难道碰上这20万的匈奴大军就能生还了吗?
肯定也是极难的。
可偏偏在这三路大军当中出了曹襄这一路异数。
虽然曹襄在云中这边面对的匈奴人,要比最东面的李广所遇到的匈奴人的数量少很多,只有4万。
但相比于数量仅有1万的汉军来讲,匈奴人的数量仍然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
何况草原之上本来就是匈奴人的主场。
汉军固然可以依托城池防守,打退匈奴人的进攻。
但是想要在草原之上堂堂正正地击败匈奴人,这是汉军以往从未做到过得。
可偏偏曹襄这一次,创造了汉军70年来第一份的历史。
不仅在匈奴人主场的草原之上,和匈奴人决战取得了胜利,还追着匈奴人杀了一天一夜。
光是这一战所获得的斩首,就比汉军以往70年所获得的斩首全部加起来还要多。
甚至还俘虏了两万多的匈奴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