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臣单于如今很是头疼,他发现自己在跟曹襄的每一次对垒中,从未成功预判对过对方的行为。
就好比今天这般,在他的预想当中,曹襄这么长时间没有任何动作传来,极大的概率应该是在招揽匈奴的其他部落。
不管是出于增强自己人手的目的,还是断绝这些人有可能和他的联络。
从理论上来说,这都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策略。
即便是换位思考,军臣单于也觉得自己在曹襄的位置上,也肯定会选择一样的方法。
可现实的情况却和他心中所想的完全不一样。
曹襄并没有像他所预料的一般,去拉拢四方人手,而是就带着自己的原班人马前来。
这一点,从面前军队的旗帜和服饰方面,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
如果有任何匈奴人参与,对于这种可能出现变动的部队,曹襄要么将其安排到全军的最前面充当前锋,要么就安置在两翼,以求这些人不会出现乱子从而扰乱主阵。
难道面前的家伙就这么自信,认为他可以靠着手下还不足万人的兵力,真的能够横扫整个匈奴不成?
军臣单于想象不出眼前这家伙到底有什么凭仗,可以让他如此的自傲。
难道说,他的背后已经被安插了一支伏兵?
“阿那台,你立刻抽掉一支千人队,去后方将掉队的人笼络住,这些人后面全部由你指挥,多派探马向四周侦查,如果发现有汉军踪迹,立刻给我拦住,绝不能让其动摇我军。”
军臣单于果断让自己的心腹去后面找汉人的伏兵。
虽说这样做会进一步减损己方的兵力,但作为此时兵力优势上的匈奴人来说,这一点损失的代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而且还能够尽量避免后方可能出现的麻烦。
相当于断绝了汉军的一条速胜法宝。
军臣单于还摸不清汉军的行军规律,毕竟两边交手的次数有限,但这并不妨碍他先将这两次交手,汉军能获得胜利的最大原因先解决掉。
阿那台领命而去。
而在另一边,汉军已然在此时发起了攻势。
这一点倒是没有超出军臣单于心中的预料。
在这个地方能看到严阵以待的汉军,完全能够说明汉军早就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这个时候正是这些汉人体力充沛之际,相反,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匈奴人则要在体力上处于下风。
只要对面的统帅不是傻子,就一定会趁着他们现在体力没有完全恢复的时间,先行对他们发起进攻。
否则等他们将体力恢复完全,那这最后一块短板也将被他们彻底补上。
“全军迎敌!随我杀!”
军臣单于这一次并没有居中指挥,而是带头冲锋在了最前面。
单于带头冲锋,这对于匈奴人也同样是对士气的极大鼓舞。
两边骑兵互相对冲,距离在极速接近。
甚至在同一时间,两边不约而同地放起了羽箭。
曹襄从未完全忽视骑射手在军阵当中的作用。
尤其是在如今,曹襄手中并没有相当数量的弓弩兵的时候,骑射手除了担任原本应该担任的侦查任务,还必须充当一部分弓箭手在军阵当中的角色。
军臣单于望着这些几乎同时而发的羽箭,眼神当中闪过一抹忌惮。
匈奴人能对距离有如此精准的把控能力,是他们自小就生长在马背之上,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练着自己的技术,才有如今的功底。
而对面的汉人并没有他们的先天优势。
以往每一次和汉军对战的过程当中,即便是李广所率领的骑兵,在两边弓箭对射的过程当中,汉军整体射箭的速度也要比匈奴人慢上一拍。
可眼前这支军队明明没有李广在,但所展现出来的精良素质甚至要比李广所率领的骑兵还高出许多。
换句话来说,眼前的这个男人是要比李广更为难缠的对手。
军臣单于第一次有些后悔,当初没有让左贤王一起来围剿曹襄。
李广固然强,但李广强是强在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