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远挠挠脑袋:“有啥子隐患?朝廷给他们正名,还有军饷粮食发!顶顶好的!”
立于江幼身后,双臂环胸的桑北延瞥了眼孙明远,心下冷笑:哪里是这般简单的……
便听江幼缓声道:“哪里是这般简单的。即便他们名义上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但恶名难除,无论是民间还是其他军队同僚,面对他们,都会带着有色眼镜去衡量。试问在座的各位,谁愿意一直被其他人看不起?”
帐内的军官们互相望望,都缓缓摇摇头。
江幼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后,继续道:“这便是了。所谓‘疑心生暗鬼’,长久发展下去,军队之间难免产生小矛盾,最后演变成大冲突。”
桑北延望着那道雪色身影,眼中赞赏之意大盛。
江幼感受到来自身后的注视,微微侧头仰起,正与那道金眸对上,她微抬了眉头:看什么看?!
桑北延瞧着那张蓦然转过来的雪肤朱唇,几不可查的弯了弯唇:真好看。
顾九卿眸光微抬,将两人的对视看在眼里,只觉格外刺眼,遂不动声色地接过话头:“江御史所言极是。不仅如此,想来那些人作匪为寇时何其优哉游哉?可一旦成为朝廷的正规军,必须按照军规行事。”
在座的各位都是行伍出身,自是知道军营中的“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军纪铁律是如何严苛。而那些曾经跟一众兄弟们逍遥快活,喝酒吃肉、睡女人,抢银劫粮、赌骰子的闲散兵勇,怎能受得住?
付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家乡的桂花陈酿,他可是很久没尝过了……
江幼道了句没错,心道:这众多原因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猜忌。
大部分朝廷所谓的“招安”,只是一种缓兵之计。
身居高位的统治者很难真正信任这些曾经的“起义军”“绿林好汉”“匪徒海寇”……即便将其招安成正规军,还是会担心他们搞幺蛾子。
为此,历史上就有朝廷搞出个“以寇制寇”,就是把这些被招安来的军队当做炮灰,派去与其他山匪厮杀搏命。
或者干脆痛下杀手,全部干掉。
江幼轻叹道:“所以招抚海寇,绝非易事。”
这是一个双方互相试探、震慑、立威、信服的艰难过程。
顾九卿道:“所谓思其艰以图其易,本王瞧着这位罗魁首,对其中的道道儿门清,倒是个不错的招安对象。”
此言一出,帐内一片哗然。
这等狂妄匪类,如何是个“不错的招安对象?”
宣王殿下是被这扎在脚前的一箭吓傻了吧……
顾九卿一抬手,帐中很快安静下来,他继续道:“以箭书为请帖,看似是粗鄙无常,实际却是软硬兼施之举。海寇之患乃朝廷数年的心病,这位罗魁首知道朝廷目前拿他没辙,于是以利箭为震慑。”
江幼立即明白过来,颔首道:“不过他并不完全排斥招抚一事,所以箭书是他亲笔写下的请帖。”
再者。
桑北延眯了眯眼睛,心道:这位罗万海请他们去参加的仪式是祭海大典。便暗示自己乃渔民,而并非海寇……
江幼也想到了这点,她微蹙了柳眉,思忖着。
莫非这落海寇魁首过够了刀尖舔血的日子,打算金盆洗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