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有哪些 > 第10章 荥阳城下的反间计(第1页)

第10章 荥阳城下的反间计(第1页)

随何连续守候了好几天,但那边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动静。他去询问了负责接待的官员,这才知道原来是楚国的使者到了,正在催促九江王英布发兵攻打汉朝。不过英布自己还没有做出决定,所以事情就被搁置了下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专门盯着楚国使者的行动。有一天,楚国的使者进去见英布,坐在那里催促英布赶快下达动员令。就在这时,他也大模大样地走了进去,径直走到楚国使者的对面,坐下来后对他说:

“九江王英布已经归顺了汉朝,你是楚国的使者,怎么还能来这里征兵呢?”

英布原本还想隐瞒这个消息,但是被随何这么一说,他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楚国使者看到情况有变,也立刻惊慌地站起来,准备向外逃走。随何急忙对英布说:

“现在事情已经暴露了,不能让楚国使者逃回去,不如杀了他,然后立刻帮助汉朝攻打楚国,以免再错过机会!”

英布一听,感觉就像箭已经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他索性听从了随何的建议,立刻命令手下的人去追捕楚国使者,并将其一刀两断地杀了。之后,他向所有人宣布,从即日起,他与楚国断绝关系,与汉王联络,起兵攻打楚国。

这个消息传回了彭城,项羽一听,气得眼睛都瞪圆了,心里头的怒火直冲三丈高。他马上下令,让自己的亲信将领项声和勇猛无比的龙且,带领着最精锐的士兵,火速赶往九江去攻打英布。英布当然也不甘示弱,出兵迎战。两边打了好几仗,每次都打得难解难分,谁也没能占到便宜。就这样,两军对峙了一个多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的兵力越来越多,而九江的兵力却在不断减少。英布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吃了大败仗。没办法,英布只好放弃了九江,和随何一起跑到荥阳去,向汉王投降了。

汉王刘邦邀请英布相见,由随何引导英布进入。他们来到了大厅,但并没有看到汉王的踪影。接着,他们又曲折地走进内室,才看到汉王刘邦正坐在榻上让仆人洗脚。(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汉王并不是有洗脚的习惯,而是因为在古代,洗脚是一种放松和清洁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接待客人的礼节。不过,这种场景在故事中出现了两次,可能为了强调汉王的平易近人或者是为了表现他的不同寻常。)英布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感到懊悔和失望,因为他本以为投靠汉王会有一个隆重的接待,但现实却是这样的随意。尽管如此,英布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向前通报自己的名字,并屈身行礼。汉王只是略微欠身作为回应,就算是待客的礼节了,除此之外,也只是简单地慰问了几句话,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英布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告辞离开,感到非常愧悔。正好随何也出来了,英布就有些失落地对他说:

“我不该轻信你的话,匆忙来到这个地方!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不如就自杀算了!”

说到这里,英布拔出剑,想要自杀。随何急忙阻止他,并惊讶地问:

“发生什么事了?”

英布继续说:

“我也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南面称王,现在来见汉王,却被他对待得像奴仆一样,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不如赶紧死了算了。”

从英布后来的结局来看,确实是早点死比较好。随何又急忙劝他说:

“汉王可能因为昨晚喝多了酒还没醒,所以才对你不太礼貌,过一会儿他会有特别的礼节来接待你,希望你能不要那么着急。”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宫殿里面已经派出了专门负责接待宾客的典客,非常热情地邀请英布前往为他安排的住处。英布于是把剑收回到剑鞘里,跟着典客来到了住处。只见住处里摆设得非常华丽,衣物和用具都闪闪发光,所有的卫士和随从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两旁,就好像是在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一样。没过多久,张良、陈平等人也都来到了住处,他们请英布坐上主位,并摆上了酒席为他接风洗尘。宴席上的菜肴精致美味,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让英布感觉礼数十分周到,物品也准备得十分完备,心里十分满意。几轮酒过后,一班女乐手进来,她们声音悠扬地唱着歌,低声吟唱为宾客劝酒,英布听得耳朵都快融化了,看得眼花缭乱,快乐得不得了。之前想要自杀的念头,早就被这欢乐的气氛冲刷得一干二净,一点痕迹都没有了。等到酒席结束,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歌女在一旁侍候着,不敢擅自离开。英布尽情享受着,左右都有美女相伴,他感到非常快乐,那一晚上的美好时光,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完全描述,就像是沉浸在迷人的温柔乡里一样。到了第二天,他去向汉王表达感谢,而汉王却用极其真诚的态度对待他,礼节周到,情意深厚,与昨天那冷淡的待遇完全不同。这就是驾驭那些平庸之人的方法。英布感到更加心满意足,他当面发誓,愿意为汉王豁出性命。于是,汉王命令英布出去招揽那些流散的士兵,合力抵抗楚国。

英布接到命令后就退出了宫殿,并立即派人悄悄前往九江,去招揽他以前的部下,同时也想趁机把他的家人接过来。过了好几天才收到回信,虽然有数千名旧部愿意跟随他,但他的妻妾和子女却没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楚国的将领项伯已经攻入了九江,并把他的全家都给杀了。英布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和愤怒。他立刻去见汉王,把家里的惨状告诉了汉王,并说:

“这样做也好,让我断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地归顺汉王了。”

他还表示,想要亲自带领部下,去楚国报仇。汉王对英布说:

“项羽现在势力还很强大,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而且我听说你手下的兵马只有几千人,这怎么够用呢?我会派一万士兵支援你,辛苦你前往扼守成皋这个地方。一旦有机会,你就可以趁机进军,报仇雪恨了。”

英布听完之后连忙道谢,然后准备好行装,当天就出发了。汉王也知道他心情急切,所以便派了一万名士兵跟随他一同前往。英布便辞别了汉王,踏上了征程。

汉王在派遣英布去执行任务后,原本打算前往关中催促军粮的筹备,以便能与楚军进行一场决战。可就在这时,丞相萧何派遣了许多他的亲属和子弟,押运着满载粮草的车队来到了荥阳。汉王一一召见了他们,并且关切地询问了丞相萧何的近况。这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丞相托大王的福,一切安好。他只是非常挂念大王您,您不畏风雨,亲自率军征战,他恨不得自己也能背着弓箭,跟随在您的身边,分担您的辛劳。因此,他特地派遣我们前来效力,希望大王能够收留我们,让我们登记在册,加入军队,共同为抗击楚军贡献力量!”

汉王非常高兴地说:

“丞相真是为了国家而忘记了家庭,为了公事而忘记了私利,他的忠诚真是无人能及啊!”

接着,他立即叫来了军官,命令他根据萧氏兄弟子侄的能力和特长来录用他们,不得有误。军官领命后,就带着这些人去安排具体的工作了,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然而,丞相萧何之所以派遣他的兄弟子侄到军前效力,其实是有原因的。自从汉王驻扎在荥阳后,他经常派遣使者回到关中,慰问萧何。但萧何对此却并不太在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情感和考虑。偏偏有个聪明的门客鲍生,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于是独自向萧何提出建议。他说:

“汉王现在在军中,亲自体验了艰苦的生活,而他频繁地派人回来慰问您,这背后可能有着别的意图。为了巩固您的地位并消除汉王的疑虑,最好是由您亲自挑选一些家族中的年轻力壮者,如果他们有能力的话,就派遣他们随军出征。”

萧何听从了鲍生的建议,并且照做了。结果,汉王果然非常高兴,对萧何的猜疑和忌讳也消除了。这样一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和谐融洽,再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说法了。

唯独从关中转运粮草非常艰难,不能随时满足军队的需求,全靠敖仓里储存的粮食来供应军需。敖仓位于荥阳的西北方,因为是在敖山的山顶上筑城储粮,所以被称为敖仓,这是秦朝时期留下来的制度。之前韩信曾派遣将领去占据敖仓,并在旁边修建了一条甬道,从山上一直延伸到黄河边,用来接济荥阳的驻军,这原本是保卫荥阳的重要策略。等到韩信北上征战时,他留下大将周勃驻守敖仓,并且还调拨了曹参作为助手,可见他对敖仓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项羽多次想要攻打荥阳,但发兵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接着,他又听说汉王成功招降了英布,这让他又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不禁怒火中烧,急切地想要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一举攻下荥阳。这时,范增在一旁给他出谋划策说:

“汉王之所以能够坚守荥阳,主要是依靠敖仓的粮食供应。如果我们想要攻打荥阳,就必须先截断敖仓的粮道。一旦敖仓的粮道被截断,荥阳就会因为缺乏粮食而陷入困境,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轻松地一战而胜了。”

项王听了范增的建议后,立刻派遣部将钟离昧率领一万士兵,前往截断敖仓的粮道。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攻破了甬道的好几处地方,抢走了大量汉军运送的粮食。虽然周勃在得知消息后迅速赶来救援,但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在与钟离昧的交锋中,周勃还被打败了,只能败退回营。钟离昧获胜后,立刻派人给项王送去捷报,并催促项王尽快进攻荥阳。于是,项王率领大军大举西进,直接向荥阳进发。

荥阳城里已经因为缺粮而感到忧虑,汉王正准备派兵去增援敖仓,想要两面夹击钟离昧的军队,可没想到项羽亲自率领大军来攻打荥阳,想要占领这座城市。这事儿可大了,让汉王整天忧心忡忡,连睡觉吃饭都不踏实。于是,他把郦食其叫来,想听听他的主意。郦食其回答说:

“项羽这次倾国而出,气势正旺,我们暂时不能和他硬碰硬。为了大王您的考虑,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分封一些诸侯,让他们去牵制楚军,这样才能减轻我们的压力。想想看,以前商汤放逐了夏桀,但还是封了夏朝的后代;周武王灭了商纣,也封了殷朝的后代。可是到了秦朝,它吞并了六国,不让六国的后代继续存在,结果很快就灭亡了。所以,如果大王您现在分封六国的后代,那么六国的君主和百姓一定会非常感激,愿意成为您的臣民,一起拥戴您。这样一来,您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自然可以面向南方称霸。而项羽呢,他就会变得孤立无援,失去势力,到时候也只能恭敬地来朝拜您,不敢再和您对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