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昨晚就派人出宫去找最好的正骨大夫了,一大早苏培盛就带着人过来。
来的是一个老妇,估摸有四五十的年纪。
但看着很精神,发髻间也没有白发,她低眉顺眼的站着,面对宏伟的宫殿,也没有东张西望,很规矩!
胤禛见她的第一面还很满意,但还是让刘太医问了她些问题。
考教了一番!
刘太医没敢马虎,考教的都有些难度,妇人对答如流。
刘太医双眼放光,如同遇见忘年知己一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啊!
古往圣贤写知己的诗句数不胜数,乐观的有如"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忧愁的有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他们一生可以遇人无数,可是真正可以称作"知己"的能有几人?
“不知这位大夫住在哪里?”
妇人怔住了,不知道这是不是考验的一环,还是低着头回答了。
“民妇是九江郡人士,来京城投奔亲戚的。”
刘太医热情的往前走了一步,他越和这位妇人对话,越觉得他们三观相契。
胤禛听到这话,半握成拳掩在嘴边咳嗽了一声。
刘太医听见杂音才如梦初醒,连忙退后,低着头不敢放肆了。
“带进去先给华妃看看,你在旁边看着!”
刘太医连忙将妇人带了进去,年世兰还躺在床上,颂芝看见他们过来,将妇女带了进了内室,刘太医站在外面候着。
“娘娘,人带来了!”
“进来,”
拔步床上一道散漫声音传了出来,烛影深深,暖了彩帐,那人声音却胜似初冬寒雪,慵懒,微凉。
颂芝慢慢地伸手掀开了帷幔,妇人也低下头,看着地面。
“来给本宫正骨的?”
“是,民妇就是来给娘娘正骨的。”
年世兰看了她一眼,站姿还可以,
“颂芝看看她的手!”
妇人对着颂芝伸出来她的手,颂芝靠近她时就闻见了一股药香,手上也有茧子。
“娘娘,有茧子。”
年世兰微微歪头,“这位大夫莫怪罪,这事也关乎本宫的身体,检查所以才严格几分。”
虽是致歉,可话语也很高傲,脸上也没有任何的歉意,好像本该如此。
妇人也是个老实的,连连摆手,面露惶恐,
“娘娘折煞民妇了。”
胤禛这时也走了进来,年世兰还吃惊地看了他一眼,
“皇上今日不上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