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随心去旅行 > 几种猜想(第1页)

几种猜想(第1页)

随欣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是的,行动永远是疗愈的第一步。

她低头想了一会儿接着说:“嗯安老师,您首先就我朋友的情况给出了适合她的建议。那我们现在从男方分析一下好吗,我想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或者说动力是什么?我不理解。”

安善若思索着说:“好的,这有几种可能,我们做一些猜想吧,这要我深入了解他的性格、背景和成长经历之后才能做更详细、准确的分析。”

“能确定的是,这个男方是喜欢女方的,无论他出于什么心理,他都是希望她能尽快痊愈的。

一种猜想是,他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性、执行力很强,自律性较强的人,自己曾经以这种类似方式成功的完成过一些艰巨的任务。所以他认为要想疗愈好女方,是一定要付之行动的。这样的人一般是比较自信和优秀的。

根据心理学家卡普曼的戏剧三角模型,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拯救者、受害者和迫害者三个角色中进行戏剧性的转换。”

随欣听到这里,记起了以前在安老师的视频课里听过戏剧三角模型的内容,当时她把自己归纳为受害者角色。受害者是弱者心态,认为自己不好,无法靠自己解决问题。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别人造成的,非常容易抱怨。

“拯救者认为别人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如果他不站出来帮助别人,会有内疚感。他们关注的是如何让痛苦消失,让关系里的人生活在没有痛苦的世界中。”

随欣问道:“安老师,是不是我们都应该去做拯救者,而不是做受害者和迫害者呢?”

安善若摇摇头回答道:“三个角色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当我们感觉到疲累或者委屈时,我们要看看是不是因为陷入了某一种角色中,无法自拔,从而影响了他人被动成为另一种角色,进而产生了冲突和矛盾。”

随欣慢慢的消化着这些论点。

“另一种猜想,是自我投射。有时候,一个人看似是选择了眼前的伴侣,但其实是选择了心里那个理想化的爱人。很多人会把伴侣想象成自己心中那个完美的人,一旦现实中的人和理想中的人不相吻合时,就会想方设法改变现实中的人。自我投射时,目的是想改变对方,让其和自己一致,更多时候这是一种强加的爱,是一种控制。”

随欣问道:“如果男方真的是在扮演‘拯救者’的角色,那我的朋友应该怎么做呢?”

安善若说:“不用紧张,其实像警察、医生、包括我们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还有诸如志愿者,他们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拯救者情结。只要这种心态不过度,不沉溺其中,也没有影响到关系里的人,就不需要特殊处理。

另外,当你的朋友在面对男方时,要认同他的付出,告诉他,我看到了你的帮助,谢谢。也要勇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自己也是可以独立的。当然前提是,你的朋友是真的独立起来了。”

随欣其实有些汗颜,她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起来,遇到事情习惯性的想要逃避,想让别人为她负责,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她所缺失的安全感。

随欣忍不住问道:“如果她没有真正的独立起来,那到底需不需要男方的帮助呢?”

“可以获得一些外力帮助,但记住要和依赖区分开,真正的独立可以寻找合作,但一定不是依赖和索取。”他回答道。

安善若总结性的说:“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猜想和可能性,除此之外这主要还要看,你的女性朋友她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和接受程度。”

随欣蹙起眉头思索着,叹了口气:“她可能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