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江南的学子壮着胆子补充道:江南之地,富庶繁华,这进门费更是名目繁多,诸如‘笔墨费’、‘茶水费’、‘监考费’,不一而足。
开了这个头,诸多学子纷纷哭诉。
“陛下明鉴!在下家乡地处偏远,本就贫瘠,还要承受这额外的负担。”
“是啊陛下!我家中本就清贫,为了凑齐这些费用,几乎倾家荡产!”
殿内一时议论纷纷,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将科举制度的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
李承风静静地听着,待众人稍稍平静后,他朗声道:“诸位学子的心声,朕已明了。”
“今年的科举,朕将亲自监考,考卷也由朕亲自批阅。”
“朕希望诸位学子能够在考卷上畅所欲言,将你们的真才实学展现出来!”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亲自监考!这是何等殊荣!
有当今圣上坐镇考场,想来那些个公子哥儿必然原形毕露!
学子们又惊又喜,纷纷叩谢皇恩。
“陛下圣明!”
张激动地高呼,率先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学子见状,也纷纷跪拜,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响彻大殿。
“朕期待你们的答卷。”
李承风微微一笑:“都散了吧。”
学子们陆续退出太和殿,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希望。只有张远,被李承风留了下来。
“你叫张远,是吗?”
李承风重新让张远坐下,自己则坐在一旁,开口问道。
张远恭敬地回答:“回陛下,正是。”
“你方才所言,甚合朕意。”
“朕想听听你对科举改革的具体想法。”
张远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陛下,臣以为,当今科举弊病丛生,其根源在于脱离实际,闭门造车。”
“试想,八股取士,文章做得再花团锦簇,于国于民又有何益?不过是堆砌辞藻,玩弄文字游戏罢了。”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承风的反应,见皇帝并未露出不悦之色,才继续说道:“臣建议,科举内容应当贴近实务,例如农政、水利、军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