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啊,秦始皇对攻打百越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他将大将屠睢拜为国尉,领军出征。
五十万大军分为五路,东越、闽越、南越等大军取得了胜利,一路势如破竹。
然而西线那边的军队却遭到了抵抗。
军队翻山越岭横跨河道,一路疲于行走,粮也难以运送。
越人深知地势乃他们的优势,因此躲进深山之内,与秦军周旋游击。
一旦秦军深入,越人立马逃走,并不正面迎战。
如此持之以恒,秦军精力与粮皆跟随不上。越人见机会来了,便顺势而攻,秦军大败!
那是公元前贰佰壹拾肆年,屠睢被藏于深林与兽为伍的越人以毒箭射死,水土不服的众军在此战近乎全灭。
有一句话讲秦军当时的情况,虽然短短几字,其中艰难可见一斑“三年不解甲驰弩”。
就是这场大败,损失之惨重……且折损如此一员大将,令秦始皇始料未及。
为什么说始料未及呢?
因为,难以运输粮一事,秦始皇已经安排了处理应对之法。他派监御史凿渠运粮,以便使秦军后勤得以保障。
这名监御史在史记中只记载了名为禄,后人皆称呼他为史禄。
他与一同修建运河之人本该名垂不朽,可惜传承下来的史料几乎没有详细记载此事。
我们来看看这幅运河图,在没有测量仪器且运水位置高低颠倒的情况下,史禄经过细致的测算和设计,将灵渠划分为南北两个方向。
不得不感叹一下古人的智慧啊……我来详细解说一下,史禄是怎样设置的灵渠线路。
我鼠标点出的红点位置,就是运河的起点,在湘江上游海洋河畔。
在陆地运送粮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史禄被赋予开水路的重任。
他在实地探测后,将灵渠的地址选在了广西兴安县的地方,因为湘江水与漓江水的源头都从此地经过。
史禄先以铧嘴开南北水渠,南注入漓江水,北汇入湘江水。铧嘴后方砌出大天平与小天平的长堤。
天平有两个作用,一是因为漓江水位比湘江水位要高,它可以使湘江水位提高。二是它的存在可以进行拦截河流和开闸放水,更便于控制水势。
来仔细看看这些运河的线路,都是蜿蜒曲折的。因为丘陵地区起起伏伏,这样设计才可以平缓水势便于行船。
灵渠的建造非常、非常、非常的艰巨。在秦朝,并没有我们现代的机械设备和炸弹火药,全靠人力而做。
就用双手与锥铲,一下一下凿开高耸的石山,搬运石块,以便河道可以通过……
而史禄以及众多不知名的他的同僚们,成功了。
就在公元贰佰壹拾肆年,灵渠修成!
可之前也说了,就在同一年,屠睢被暗箭射杀。唉,秦始皇在同一年,经历的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
这秦朝的灵渠,可是一项超级伟大的水利工程。距今两千多年历史,直到如今都还发挥着作用呢!
它不仅是秦军粮与军队的运输路,还是南北的交通枢纽,乃三楚两粤之咽喉。
如果秦朝不亡,相信史书上定然会流传着建造灵渠的诸位功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