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解放战争时期有几个野战部队 > 第24部分(第2页)

第24部分(第2页)

大军所至;必需粮草;自古同理。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数万官兵的吃穿将成为最紧迫的问题。因为共产党武装曾经四进四出大别山;这里的百姓不再相信共产党军队进来就不走了;所以刘邓大军每到一村;村中百姓皆躲避一空。不要说征粮;即使拿钱买都买不到。而如果进入敌占区买粮;官兵们的北方口音只要一说话就会暴露。更为严重的是;追击刘邓大军的国民党军也随即进入大别山。国共双方的军队在大山里来回周旋;当地百姓无以供给如此众多的部队;他们要活命就必须保护自己的粮食;唯一的办法就是“坚壁清野”。

面对部队在困境中出现的动荡;邓小平说:“我们必打几个大的胜仗;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别山站住脚;群众才能真正发动起来。不然;你再说决不再走了;他也会怀疑的。”

十月初;三纵盯上了追踪他们的国民党军整编八十八师六十二旅;并经过七昼夜地急行军把敌人围住了。战斗打响之后;美式装备的六十二旅拼命突围;共产党官兵拼死阻击;战斗从早上打到晚上。三纵打六十二旅的时候;桂系的整编四十六师前来增援;三纵七旅二十一团拼死阻击。攻击六十二旅的九旅和八旅加紧攻击;最后突进对方阵地;六十二旅副旅长唐家楫被俘。

接着发生的高山铺战斗战果巨大。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万三千多人;其中俘虏了九千五百余人。

冬天到了;刘邓大军的十万官兵还没有棉衣。中央军委为他们筹措了十五万套棉衣、一百万银元和大量的药品物资;但是无法运进敌军围困的大别山。大别山区不种植棉花;部队就地筹措布时;不惜违反纪律向店铺“借布”。好容易有了布;但是颜色不一;就用稻草灰、黑锅烟或是黄泥水做染料;把布放在大锅里用染料煮。染出灰黑色的军装布;队伍中却没有人会裁缝。刘伯承要求官兵自己动手;并亲自给大家做示范;他用个碗扣在布上;画出个大圆圈;然后说:“这就是领口!”于是上上下下都照着裁;但还是有人把领口开在了胸口或者后背。

一九四八年新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官兵穿着自己做的各式各样的棉衣;在寒冷的晨雾中列队站在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晨曦初露的时候;他们看见了身材高大的司令员刘伯承和个子矮矮的政治委员邓小平。邓小平面容消瘦;走路很快;穿着一件肥大的军棉袄;他对全体官兵们喊道:“紧紧把敌人拖住!坚持到最后胜利!给大家拜年了!”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吸引了国民党军近九十个旅的兵力;打乱了国民党军向山东和陕北进攻的计划。与此同时;陈谢大军挺进豫皖鄂边区;并向伏牛山完成展开;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边区;直接威胁着陇海路沿线。至此;解放战争中“三军鼎立;经营中原”的局面已经形成。

解放战争刚刚进入第二年;无数共产党官兵为了战争的转折付出了生命。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时约十二万四千人;转出的时候仅剩下五万八千多人。但是;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依旧坚定这样一个信念:“建立一个爱国、民主、不贪污的政府”和“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富强的国家”。

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

“打他三个钟头再走不迟”

要说苦;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最苦。

西北野战军兵力约四万五千人。

陈毅过去曾有个疑问;为什么中央在一九四七年夏秋间的来电中常常表扬西北野战军?“好像中央对华野领导颇有不满;特意抬高西北压华东似的”。但是;一九四八年一月;当陈毅辗转到达陕北杨家沟之后;才明白“西北野战军是作战条件最苦的一个野战军”。

西北野战军以数万兵力对付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为了配合陈谢、陈粟和刘邓三路大军出击外线作战;彭德怀还是决心不顾压力把胡宗南的部队尽可能牵制在陕北。

彭德怀选择的作战方目标是向北攻击榆林。依据榆林守军的防御部署;彭德怀攻击榆林的兵力达八个旅又两个团;总计约四万五千人;几乎是西北野战军的全部兵力;同时已是榆林国民党守军的三倍。

邓宝珊想不到共产党军队会攻击他;他认为自己是共产党人的朋友。

邓宝珊;甘肃秦州直隶州(天水)人;十三岁父母先后辞世;十六岁即到伊犁从军。一九一〇年成为同盟会员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参与国民军西北军的组建;直奉战争中已升任师长。一九二四年;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开始在国民军中活动;邓宝珊自此收到共产党政治主张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与共产党人邓小平、李子洲都有来往;与国共联军政治部主任、后任工农红军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更是有着深厚的友情。一九三二年;邓宝珊出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面对省内武装林立、民生凋敝的景象;他决计整编军队;不扩一兵、专心生息、安抚百姓。由于军政成就显著;国民党元老于佑任、邵力子等人鼎立推荐他出任甘肃省主席;但因蒋介石对他猜疑很深未果;他被任命为陆军新编第一军军长;第一军的兵力只有两个旅。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邓宝珊部队一直与共产党人的陕甘宁边区保持着和睦相处的关系;他本人还多次到延安与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晤谈。一九四三年十一月;邓宝珊从西安返回榆林途中来到延安;因偶感风寒在延安停留半个月;毛泽东给他送去了十张狐皮让他做件大衣。

一九四七年八月二日;邓宝珊接到了彭德怀部主力正向榆林挺进的情报。他笑着对同僚们说:“共产党对榆林还用得着这样大的兵力?他们真的要进攻榆林也不一定要使用武力嘛。”邓宝珊确信共产党不会攻击榆林;如果真的要进攻;至少事先也会和他打个招呼。但是;情报连续到达;而他并没有接到共产党方面的任何解释。邓宝珊感到了一种严重的不安。——他不愿意和共产党打仗;但又不能不备战了。

八月五日;西北野战军逼近榆林。情况真的严重了。邓宝珊召集了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放弃外围据点;集中兵力固守榆林城。

八月七日凌晨;榆林已被包围。

蒋介石飞到了延安。

国民党军的最高统帅以占领者的姿态进入共产党人的“巢穴”;这一事件在国民党方面看来极具象征意义。于是;接到蒋介石来延安的指令后;胡宗南立即忙碌起来。飞机在西安与延安之间往来多次;洋瓷脸盆、澡盆、马桶、沙发、钢丝床、山珍海味、西餐用具以及西餐厨师等等一应俱全地被运抵贫苦的延安。八月七日上午;“美龄号”专机在延安简易机场内尘土飞扬的跑道上降落;蒋介石被安排在延安最好的边区外交宾馆里。

彭德怀部对榆林的攻击;令蒋介石深感不安。

到达延安的当天下午;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了旅以上军官军事会议;专门研究出兵增援榆林的问题。胡宗南表示接受这一作战任务;但他强调了两点困难:一是目前正值雨季;汽车运输补给困难;二是要集中主力与彭德怀部决战;咸榆公路的守备就会兵力不足;长途运输补给将面临危险。蒋介石当即表示;空军把运输机集中在西安机场;为作战部队进行空投补给。他要求胡宗南不要担心补给问题;尽快按照国防部的意图拟定作战计划。

晚上;蒋介石单独与胡宗南再次研究了榆林作战问题。当胡宗南说此次共军打榆林的真正意图;也许是准备在米脂以北伏击我增援部队时。蒋介石说;今后陕北作战;不必再强调稳扎稳打了;要用急进猛打的战法;弥补以前与共军作战显露出的缺陷。蒋介石告诫胡宗南:“陕北为主要战场;为匪之首脑所在;如不肃清;后患无穷。本令七月底肃清;现延长一个月;八月底定须肃清。”

第二天一大早;蒋介石开始在延安城里转。没有人知道他此时此刻的感受。在枣园;蒋介石终于看见了他的对手毛泽东曾经居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随从告诉他;毛泽东的窑洞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

尽管从一九二七年国共决裂开始;蒋介石就知道共产党人已被逼进了山林和乡村。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