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现阶段,这已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对本港和长线投资,是香港前途之所系,一直十分为市民关注。本地财团提出这样庞大的计划去发展香港,使人感到他们对香港足具信心,愿意为香港的将来作承担。”
这个计划虽然被否定,但催促了新机场方案早日出台。这年下半年,港府成立“新机场发展研究小组”。对纷至沓来的方案进行对比研究。1989年10月11日,港督卫奕信宣布确立在大屿山北端小岛兴建新国际机场的方案。以是年价估计,完成整个工程需动用1270亿港元,为本港历史上最庞大工程,由政府和私人财团共同开发。
土木工程不是长实的强项,长实的强项在楼宇工程。至1995年11月,李嘉诚先后投得机场铁路车站上盖001号、013号的发展权,权益由长实、和黄、中泰三家分享。
据1995年10月11日《信报》报道,机铁青衣站上盖总面积5。4公顷,总楼面积为29。2万平方米。发展项目包括3500个住宅单位和一座商业中心。
这财团在这两幅地皮发展中,估计投资在百亿以上。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长实系在香港的重要投资还有:五大屋村的续建工程、兴建现代货柜码头、亚洲卫星公司、亚洲电视、购买股票及可兑换债券,等等。
长实集团的实质资产负债率惊人之低,作为一间拥有巨额现金的超级财团,这些投资不如人们所臆想的多,并且声势似乎一年弱似一年,不如他海外投资那么“火暴水响”。
是李嘉诚食言吗?
不是的,是他在港拓展遇到了一些麻烦。
9号码头的发展和经营权,鹿死谁手?夺标呼声最高者,非超人莫属。
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在葵涌坐大。20世纪80年代,葵涌集装箱港现有的6个码头,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2、4、6号3个码头,另3个码头由其他集团分别拥有。
1988年4月,拥有葵涌半壁江山的李嘉诚,以44亿港元在政府投标中中标,获七号码头发展经营权,7号码头共3个泊位。两年后,国际货柜码头、现代货柜码头两公司与中国航运公司联合投得8号码头,该码头在昂船洲西北填海区,共4个泊位。
李嘉诚不仅是本港屋村大王,还是货柜码头大王。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占据同业市场约710,是同业的绝对霸王。
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一词的李超人,当然不会满足现有占有额。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航运越来越集装箱化,葵涌现有和兴建中的货柜码头越来越难适应形势发展。9号码头的选址及招标渐上议事日程,李嘉诚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李嘉诚至少占有地利人和。国际货柜执同业牛耳,业绩骄人,经验丰富,素有葵涌地头蛇之称。论人和,即李嘉诚在方方面面的良好关系,尤其是港府决策机构立法局,9名非官方议员就有6名是李嘉诚私下“幕僚”,他们是长江集团“特邀”的董事,每年可享不菲的酬金。行政局通过的决议,港督通常不会否决(港督亦兼行政局主席)。
若论天时,则发生重大变化。1992年7月,英国职业政治家彭定康接替卫奕信出任香港总督。“肥彭”到港不久,视察葵涌码头,正值国际货柜码头公司举行处理2000万个货柜庆贺盛典。有好事者评议道:李氏与其说是庆贺自己,不如说是借盛典之名来取悦港督。
好些有意角逐9号码头的财团,看见肥彭与李嘉诚父子晤面时的微笑,如寒天里淋了一身雪水,心想事情黄了。
具有地利人和的李超人,现在又占尽天时。
不料事情又有变化,“肥彭”对港府大动干戈,撤换了一批议员,使李嘉诚在港府数载经营前功尽弃。彭定康这一招,并非针对李嘉诚来的,“一朝君子,一朝臣”——新官上任,都喜欢提拔新人。彭定康的这一切,都是围绕他的“政改方案”。
可这一招,给李嘉诚竞投9号码头抹上一层阴影。先前,与李嘉诚关系甚密的行政局议员,公开发表言论,主张宜将码头公开招标,价高者得。这与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竞投先声,口径惊人地一致。如果这样,无人敢与掌握了百亿现金的超人较个你死我活。
与李嘉诚关系最密的议员下台,新一届行政局议员们,不再于7号码头上,做李嘉诚的“御用议员团”。结果,9号码头的招标方式不再是公开招标,而是协议招标——不以价高为中标惟一标准,而是看竞投者的综合条件。
综合条件是个软指标,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过,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综合条件甚佳,李嘉诚亦会像昔日中标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那样,拿出“煞食桥”(妙计)。
协议招标消息传出,各大财团蠢蠢欲动。李嘉诚自然跃跃欲试。
结果,超人败北,港府将9号码头的4个泊位,批给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等财团兴建经营。
是彭定康有意与李嘉诚过不去吗?
1991年,彭定康任英国保守党主席期间,李嘉诚曾向保守党捐赠一笔大额竞选资金。彭定康即使不投桃报李,也不至于恩将仇报。因此,李嘉诚能在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庆典日,很顺利地邀请彭督亲莅庆典,并视察葵涌。其后不久,彭定康邀请李嘉诚进入“总督商务委员会”,李嘉诚婉谢后,结果让其子李泽钜进入总督商委会,成为最年轻的委员,全港哗然,亦成为臆事者认定超人与彭督关系非同寻常的佐证。
然而,舆论普遍认为,港府确确实实有意削弱李嘉诚在货柜码头的垄断地位。
按国际通则,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5成以上,则可认定处于垄断地位;若在7成以上,则是高度垄断。经济学家及法律专家均认为,垄断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亦会令政府管理失控,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可垄断价格,因无竞争对手或对手太弱而不思改革经营与提高技术。
政府对非得实行垄断的行业(供水、供电、供气等)实行专利管理,控制价格,而对其他行业则允许并鼓励自由竞争。香港政府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制定反垄断法(该法核心是遏制处于垄断地位一方的发展,扶植较弱的一方),香港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