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相对于别的公司社长,自家社长已经很省钱了。
他也就不再出言反对。
也难怪小林博明这样想,日本公司的社长确实有这样的特点。为了满足自己私欲,会让公司花费很多不必要的钱财。
前世日本安田公司社长为了满足自己私欲,直接花费2250万英镑购买梵高的《向日葵》。
大昭和纸质社长,更是以破纪录的价格,接连花费8250万美元购买梵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花费7810万美元购买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
更令人震惊的是,
斋藤了英这位大昭和纸质的社长,宣称要在自己死后直接将这两部作品烧掉。
理所当然的,这个声明引起了公愤,后来只能被迫让秘书出来道歉。
最终,这两部作品都没有被销毁。
但原因不是西方的舆论压力,而是这家伙挥金如土,直接将公司玩破产了。
当然,这两位和索尼的社长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盛田昭夫对电影很感兴趣,手下就拼命拍他马屁,按照他的喜好直接收购一家好莱坞巨头。
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索尼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不仅收购价格远远超过市场正常价格,后来更是连年亏损,短短几年就损失数十亿美元。
也就是索尼家大业大,如果换成是别的公司这样玩,早就破产了。
当然,盛田昭夫社长也不完全是在瞎搞。
他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公司业务考虑。
索尼是电器领域的王者,无论是录音机还是电视机,都是市场的领导者。
结果索尼研发出betamax家用录像机,并制定相关标准,进行销售后。
桃子却被一家叫JVC的后起公司摘了。
这家公司制定的VHS标准,最终成为了家用录像机通行标准。
辛辛苦苦创新研发,最后利润大头却被松下等公司赚走,自己只能吃一点残羹。
盛田昭夫气坏了。
公司上下一番痛定思痛的思考过后,一致认为是公司在内容领域布局不足导致的。
如果公司在内容领域有足够的力量,根本就不会出现标准被夺走的情况。
于是索尼公司决定,要在内容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这才是索尼收购好莱坞巨头,在内容领域布局的最重要因素。
索尼的决定很英明,日后的蓝光标准之争。
索尼最终靠着在音乐、影视等方面的布局,击败对手。
其实索尼的老对手松下,也在布局内容领域,为此特意收购了环球影业。
可惜,松下并没有坚持下去。
环球影业出现亏损后,领导层第一时间选择卖掉公司,进而为未来的标准失败埋下伏笔。
当然,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盛田昭夫的个人想法,同样不可忽视。
如果不是公司相关领导急着拍盛田昭夫马屁,索尼根本不用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
好莱坞电影公司那么多,难道就非要在哥伦比亚一家公司吊死?
环球影业不好吗?
还是说时代华纳不香?
数十亿美元购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简直亏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