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免费 > 第251章 李善长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呀(第2页)

第251章 李善长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呀(第2页)

当天下午,李善长便换了身干净衣裳,屁颠屁颠跑到宫里谢恩。

得知天子正接见朝臣议政,他干脆候在武英殿外,一站就是几个时辰。

就这,当朝臣们退出武英殿时,抬眼看见的,仍是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李善长。

大家都知道李善长为何高兴,自是争相恭贺。

李善长笑意盈盈,与众人打过照面后,赶忙进了殿内。

一见陛下,他立时跪拜谢恩,好一番忏悔认错。

先前为了凤阳之事惹恼天子,招致禁闭处罚时,他李善长的认罪态度怕都没这么诚恳,如今见天子居然将这等美差给自己,他瞬间就将前尘旧怨统统抛开,诚心实意忏悔认罪,再三郑重感谢天恩。

朱元璋的态度,倒还算和悦,毕竟是共同奋斗过大半辈子的老兄弟,先前那中都之事已过,仅存的那点怨念也叫李善长这诚恳态度洗清。

“李先生,咱俩老兄弟许久不见,你身体可好?”

这“李先生”三个字一出,李善长更是忍不住落泪,当初自己投奔朱元璋时,他就如此称呼,可惜后来双方渐行渐远了,没想到今日还能听到朱元璋说这三个字。

“劳烦上位关心了,臣的身体好得很,主持修华夏通史之事绝没问题。”李善长感触颇深的说道。

“如此就好!”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本来,关于华夏通史之事,咱本还想着过几天传你进宫,好好交代一二,没想到你竟主动来了,不过也正好。”

“修一个华夏通史,还有什么交代的?”李善长感觉到莫名,但还是细心的听朱元璋把话说完。

“我华夏上下五千年,浩瀚历史多么纷繁复杂,若是仔细修,恐怕到你我老死,都修不出来,所以我想的是,只捡选每个朝代的主要人物事迹,将通史修成简史即可。”

听到这话,李善长颇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这华夏通史就如同之前的元史一般,要修得浩繁博杂,详尽完备,但如今听朱元璋这么一说,他也觉得不错,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要真的如同他想的那样修,恐怕他到死估摸着都只能修出一个开头来。

“李先生,修这华夏通史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流传扩散,要叫我大明百姓和四邻番夷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若是编纂几百册子,谁有钱买得起,谁又愿意看下去呢?先得利在当代,再图千秋后事!”

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就是如此,的确是一部旷世巨著,可惜没啥卵用,修出来后,完全束之高阁,最后更是因为乾隆修四库全书,丢失了不少。

得了朱元璋教诲,李善长当即明白,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给这通史编出花来。

“另还有件要点,这通史要叫四夷百邻都能感受到我华夏血脉渊远传扬,叫他们都对我大明天朝心生向往……是以……要叫他们都知道,他们与我中原华夏,原本系出同宗……”

朱元璋谆谆教导之下,李善长才得知这本华夏通史承担着教化万民四夷、正朔中原正统的职责,他顿感肩头责任重大,无形中对朱元璋这一任命,更是感激涕零。

“上位放心,老臣知道该怎么做,明日一早,老臣便收拾行囊,搬到那国史馆去,自此之后,老臣吃喝拉撒,全在那馆里了,若不将这华夏通史修好,老臣誓不还家!”

华夏通史的编纂工作,最终花落李善长头上,而宋濂虽未占得大头,却也落个副编纂的头衔,唯独堂堂胡相,什么也没捞着。

这叫胡惟庸格外郁闷,气得在府中休养了好几日。

好在,这阵子朱元璋忙着华夏通史和税改两件大事,对朝政琐事无暇细顾,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居然将朝政大权下放到胡惟庸头上。

借这机会,胡惟庸化悲愤为力量,整日埋身中书省,倒也有“大权独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气派。

不知不觉间,天气渐热,时间已到六月。

烈日炎炎,蝉鸣吱吱,中书省内,胡惟庸正埋头处理政务,却见手下中书舍人疾步上前道:“相爷,您府上管家正等在宫门外,说是有事求见。”

胡添乃是相府管家,其处事老道,些许小事更是可以断可独当一面,如今他既特意跑到衙中通报,想来是有急事。

一念及此,胡惟庸放下手头政务,起身便往外走。

中书衙司就设在宫内,下人们自然是进不来,胡惟庸若要相见,就只能徒步走到宫门口。

紧赶慢赶,走了小半刻钟,他走到宫门口,尚未来得及四下寻望,就见胡添疾步走上前来,语带焦急的低声道:“老爷,出事了!”

胡添为人沉稳,此刻竟一脸慌张,胡惟庸一望便知真出了大事,他立马将胡添往外拉了拉,避开宫门口的卫将和跟随而来的中书舍人,询问道:“出了何事?”

“是……是公子……”说话间,胡添皱着眉头。

闻言,胡惟庸骇然色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