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修都城毕竟是大事,地方官府能管的事不多,但还是有不少琐事,需要地方官府配合。
例如帮助工程建设征发劳力,又譬如协调都城所涉土地的征用买卖,但具体的建设规划、劳工安顿,户部拨下的钱粮物资,这些却不需要本地官府操心。
刑浩听得连连摆手道:“下官哪敢阻挠怠慢?巴不得守在陆大人身边,尽犬马之劳呢!”
这话倒并非假话,迁都之后,本地的官绅士民好处多多,没人会闲着没事使绊子耍手段,既是如此,刑浩倒也不用故作轻慢,他只需配合陆羽就好。
双方交谈很是顺利,没多久,便将建设都城的大致流程过了一遍,敲定了各自责任,互不插手对方政务,只在有需要的时候,做必要的合作对接。
为了行事方便,陆羽还特意问刑浩要了个地方,计划自己建一个“新都督造衙门”,自此,他便可以在这新衙门内办公,全权负责新都城的修建工作。
说到这里,大概方向就确定了下来,陆羽也说得有些口干舌燥,当即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继续道:“而如今,要想修建新都,有两件事迫切需要刑知府的帮忙!”
“陆大人请说!”刑浩点了点头。
“征发遥役和拆迁。”
“征发徭役的事,下官可以代劳,毕竟我府衙平日就分管征发徭役,这次循往常惯例便可。”
听到这话,刑浩主动提起要帮陆羽分担压力,只可惜,他这马屁没拍准位置。
陆羽却是摇头道:“这征发徭役之事,本官自有定计,倒无需刑知府费心了。”
刑浩显然没料到陆羽要揽这活,当即瞪大了眼:“大人要亲自做这些琐事?”
陆羽点头道:“这次征发徭役不同于以往,府衙只需出派小吏,供我调遣安排,至于具体如何征发,就不劳动府衙了。”
听到这话,刑浩呆愣了一下,早在陆羽到来之前,他就派人打探过陆羽的背景。
年纪轻轻,位极人臣,先是救了当今圣上一命,而后又与太子交好,更是皇长孙的师父,更是当下最火热的新学的掌门人……
这么多标签打在身上,无论从哪一点看,陆羽的未来前途无量。
与他交好,定是利大于弊的,再加上征发徭役,本来也是小事,陆羽既然要揽在身上,那就由着他了。
因此,刑浩没做多久思虑,便已点头答应道:“既然如此,那一切就听陆大人安排。”说定了此事,刑浩又招手唤来六房典吏,让陆羽认了人。
征徭役之事,平日便是这六房典吏负责,刑浩将这命令申明,命典吏们听从陆羽的吩咐。
将这事敲定,陆羽长舒口气,然后说道:“徭役之事既已确定,便剩下的便是这拆迁了。”
拆迁乃是当下最大的麻烦,一提这事,不光陆羽脸色晦暗,就连刑浩也立马皱紧了眉头道:“拆迁这事,怕是有些麻烦的。”
“什么麻烦?”
“有少部分百姓们似对拆迁搬家不大乐意,不愿意搬迁,更有甚者,叫嚣着打死也不搬离。”
“不就是钉子户吗?”陆羽暗道。
要说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莫过于少林寺,大唐武德五年五月,唐高祖李渊下诏,责令拆毁少林寺,解散众僧。
然而少林寺在十三棍僧的率领下,以一年前他们刚刚为大唐平定夏国和郑国的战事立下大功为由,抗旨不尊,不肯拆迁。
当时唐朝刚刚建立不久,根基不稳,李渊也不愿意因此得一个残暴不仁的名声,于是默许了少林寺的“留置”,后来少林寺还专门立了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用于吹嘘自己这个钉子户有多牛逼。
想不到自己也会碰到钉子户,随即陆羽喝了口茶,问道:“这少部分百姓为何不愿搬迁?是嫌安置的地方破了?还是嫌弃补偿的钱财少了?又或是,有其他原因?”
刑浩苦笑起来:“陆大人果真明察秋毫啊,事实上,陆大人所提两点都有,而且这些人也不愿意去住别人住过的安置房,让他们第一批去住,他们又不愿意,所以就这么僵持住了。”
许是看见陆羽脸色不大对劲,刑浩忙又替自己找补道:“要不……下官派人,挨家挨户去问问?”
陆羽却已抬手打断他的话:“这倒不必,你只需告诉本官,这朝廷下令修建的安置房,究竟有没有准备好?”
百姓不愿搬,多半是衙门办事不周,陆羽觉得有必要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