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里不是文风鼎盛的中原地带,此时也不是可以让大家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整天开开诗会,无病呻吟得过且过的太平盛世。
现在是群雄争霸的乱世,这里是兵凶战危的兵家必争之地,这个时候在襄阳城别说有文人墨客出来吟风颂月,就算是一般的老百姓,甚至那些靠上街贩卖东西以赚取微薄收入糊口的小贩们,也很少出门。
城头变幻大王旗,城池刚刚易主,很多老百姓还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祸是福,所以大多数人都还躲在家里观望着。
这三人做文士打扮,本以为可以掩人耳目,实际上却是显眼得很,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三人肯定不是一般人。哪个读书人会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节相约出来游玩?
如果是几个五大三粗的武夫现在出来到酒楼食肆中,吆三喝五地划拳喝酒,那很正常,现在城中最不缺的就是粗鲁的大头兵,可是几个文弱书生这个时候出来招摇,那不是欠揍吗?
可惜刘厚三人并没有这样的自觉,他们周围有很多穿便服的亲兵护卫着,也不担心有什么危险。只是刘厚看着萧条的街头上散落着无数乔装打扮的亲兵,却没有几个是真正的老百姓,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只听他道:“我军已经占领襄阳一个月,街头竟然还是那么萧条,看来郭攸之他们安抚百姓的工作做得不太到位啊。”
司马懿接腔道:“陛下,这事只怕怪不得他们,自从上次陛下领兵北伐襄阳以来,襄阳城的百姓出门躲避兵灾者甚众,只怕现在襄阳城中的百姓已经比原来的少了很多了。
另外,襄阳比邻鄂、豫、渝、陕,平常八方客商云集,很多货物都是以襄阳为中转中心,贩卖到各地。
现在我军虽占领了襄阳,可是魏军依然盘踞在樊城、章陵等地,双方大军将各地的通商通道都封锁了,客商暂时都无法进入襄阳,没有了大量的客商,各种吃、喝、宿、嫖、赌的买卖也就没有了客源,如此一来,这街面上自然就显得萧条了。”
刘厚听了司马懿的分析,也是暗暗赞同,道:“嗯,仲达说得不错,是朕错怪他们了,不过襄阳乃南方进入中原的门户,历来都是一座大城,不能总是那么萧条,还是督促一下他们,加大安抚百姓的力度,同时尽快打通商路,让襄阳可以尽快恢复昔日的繁华景象。”
“陛下宅心仁厚,心系天下万民,果然圣明天子,微臣佩服。”司马懿适时地拍了刘厚一记马屁。
这种马屁话刘厚听多了,也不以为意,三人继续指指点点地在城中溜达,司马懿在襄阳城驻守了不短的时间,对襄阳城的环境很熟悉,他主动承担起导游的责任,给刘厚两人介绍着各处的风景名胜和古迹。
刘厚和周雪惬意地听着、看着,有熟悉风土人情的人在一旁讲解的旅游最是有趣,毕竟城中景色再美也美不到那里去,襄阳又不是首都,里面的建筑物建得再漂亮,再宏伟也比不上皇宫。
住惯了巍峨皇宫的刘厚,对襄阳的建筑物自然不会有太多惊艳的感觉。但是,如果这些建筑物辅以一些历史故事、人文风情就不一样了,这和后世的旅游业是一个道理。
后世的很多旅游景点其实单就景观来说并不出众甚至是糟糕,有些往往只是一间平平无奇的旧房子、一堆废墟、一条破船等等等等。
可是,管理旅游资源的人很善于挖掘这些东西后面的故事,将这些平平无奇的东西和一些历史故事,甚至是民间传说结合起来,这些东西马上就身价百倍,摇身一变,变成了所有到这个城市的旅客不可不看的名胜古迹。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旧房子变成某某故居,例如废墟可能是某某大战的遗迹,例如破船里面可能发生过某某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等等。
这些景观本来并不好看,而且也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完,但是配合着导游绘声绘色讲解曾经发生在这些景观身上的故事,这些景观后面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旅客往往会感到很有趣味,也很有满足感,本来应该单调简单的游览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这就是后世旅游产业的一些很常见的做法,司马懿虽然不懂这些,不过他却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一回后世导游的角色。襄阳城本来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他又是个饱学之士,口才也是极为了得,这一番讲解,直听得刘厚和周雪如痴如醉,心里感叹,没想到襄阳竟然那么有趣。
一行人边游览边聊,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晌午,三人俱都饥肠辘辘,打算找地方吃中午饭。古人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朝食在什么时候呢?一般是在隅中之前。大约相当现在所称的北京时间8、9点钟。
第二顿饭叫餔食,又叫飧,大都在申时享用。申时相当现在的北京时间下午3点到5点。也就是说,古人一般在下午4时左右吃晚饭。
但是刘厚是穿越者,他习惯按后世的一日三餐吃法,显然,一日三餐更能满足不了一天的膳食需要,后来他将一日三餐的制度在hong军中推广,所以,现在全军上下也是习惯一日三餐的。
hong军战士因为多吃了一餐,吸收更多的营养,加上训练得当,所以体质普遍比魏、吴两国的士兵好,所以,就算不用热#兵#器,大家近身肉搏,平均水平也比魏、吴两国的士兵更强一些。
正午时分正是一日三餐制的午饭时间,三人踱步来到了一间三层楼高,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酒楼,名为“醉襄楼”。据司马懿介绍,这“醉襄楼”已有百年历史,是襄阳最好的酒楼。
吃个午饭而已,刘厚对酒楼的好坏倒没有太多要求,既然司马懿带他来到这个酒楼,他也觉得无所谓,于是当先抬脚进了这间酒楼,准备在这里用过午饭再回去。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五章 假装放水
第二百二十五章假装放水
三人登上了“醉襄楼”的三楼,要了一个雅间坐了下来,襄阳现在百业萧条,这件曾经门庭若市的襄阳第一楼,现在变得门可罗雀,往常很难订到位的三楼雅间现在十室九空。∈↗,。。
周雪显得很兴奋,打开雅间的窗户探头出去东张西望。这个年代的建筑水平不高,高楼很难得,三层楼高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登高而望远,能登上高楼,俯览街景的确是不错的体验。
刘厚在后世再高的楼也见过,再开阔的景色也看过,区区三层高还真引不起他的兴趣,所以坐了下来,喝着小二冲泡好的茶水解解渴。司马懿显然经常光顾这“醉襄楼”,所以对观看窗外街景也没什么兴趣,也坐下来陪着小皇帝喝茶、聊天。
点菜的工作自然由司马懿这个熟客来操办,他轻车熟路点了几样“醉襄楼”的特色菜后,就开始向小皇帝汇报工作。
“陛下,水淹七军之策……”
还没等他说完,刘厚就打断了他的话道:“仲达,朕已经说过,此策会伤害到百姓,就算此策的实施,可以让我们军少死很多士兵,然而,和数以万计的受灾百姓来比,朕还是宁愿多牺牲几个士兵算了。
况且,上次朕二叔实施水淹七军之策时适逢连日大雨滂沱,河水暴涨,这才能借助这股天地的威势成事。
现在情况不同了,最近可没下什么雨,况且,经过上次的水淹七军后,魏军一定加强了水利设施的修筑,所以,就算我们真的用这个方法,也不一定见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