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贵在流动是什么意思 > 第26部分(第2页)

第26部分(第2页)

凯马特的失败,就是一个不知“止”的典型案例。

美国大型零售企业凯马特曾经声名显赫,对于零售业而言,它就相当于汽车业的福特公司,堪称业界的“教父”级企业。凯马特被视为“折扣营销模式”的祖师爷,在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位居美国零售业榜首,创造了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和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并且是世界上首家使用现代超市收款系统的企业。1981年,凯马特的店铺总数超过了2000家,网点覆盖了美国50个州。

就当时的经济状况而言,凯马特足够大了,水几乎已经满了。但是这时,它的管理层开始失去理智,头脑中完全没有“止”的观念,错误地认为做大就是做强,只有不断地做大才能保持自己独有的强势地位。所以,它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不再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它的核心竞争力——折扣营销,而是把本应投资于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改善后勤物流体系的资金,全部用来收购书店、体育用品店、家庭用品店及办公用品店,试图通过向8个不同领域的扩展使自己更加强大,成为零售领域的“全能冠军”。1984年,它收购了家装连锁店Builder Square。1989年,它收购了PACE会员制仓储超市。1990年,它收购了拥有10家店铺的体育用品连锁超市Sports Authority和办公文仪零售商Office Max。1992年,它又进军欧洲,收购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的13家店铺,以及Borders图书连锁超市企业。1994年,它在墨西哥和新加坡建立合资零售企业。到了1997年,凯马特还倾力推出了所谓“大凯马特”(Big Kmart)店模式,比传统的凯马特店更大、商品更多。

但是,折扣商店和其他商店的顾客群体不同,服务方式也不同,凯马特的竞争优势无法延伸到这些领域。结果,这些耗费大量资金和精力辛辛苦苦收购来的企业,最后都亏损,不得不忍痛“割肉”,一一悉数卖掉。并且,“大凯马特”店模式也令人大失所望,最终于2001年弃之不用。

而在凯马特四处扩张的时候,沃尔玛已经悄悄后来居上,并取代凯马特成为美国零售业的霸主。从2001年开始,凯马特试图扳回霸主地位,与沃尔玛大打价格战。但这时,凯马特已经雄风不再,一位零售业咨询师这样说:“凯马特和沃尔玛打价格战,就相当于卢森堡和美国开战。”结果,凯马特的赢利大受影响,到期的欠款无法支付,最终只能申请破产保护。

所以,大不能代表强,大也不代表安全。相反,心满了,理性丧失了,大就成了趋弱的先兆,成了危险的预警。

华远地产一度是北京赫赫有名的房地产公司。宁高宁曾回忆起他在1994年第一次到华远地产时看到的情景。当时的华远还没有大厦,是在复兴门桥附近的一片平房里办公,是一个很朴素的公司。员工都骑自行车上下班,就在后院的食堂吃饭,一个部门有一间房办公。那个时候,因为公司没有多少钱,所以钱用得也很有效率。后来,香港华润与几家海外股东一起成了华远的大股东,公司想的就大了,要市场份额,要回报率,要增长前景,要少开发土地、多开发房子。不久华远就搬家了,搬进自己的新楼——华远大厦。

水满了?(3)

宁高宁谈到,几乎与搬进新楼同时,华远的境外股东在香港上市,就是华润北京置地。华远公司开始有钱了,几乎全北京都知道。合资时有了点小钱,后来上市,又发可换股,又发新股,总共集资了四十多亿元,这些钱在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上也是大钱。人有了钱会变,公司有了钱也会变。钱的使用效率不高了,回报率一路下滑。当时的美国人董事保罗说公司有太多的钱是很危险的,不幸让他说中了,公司连续两年经营出现亏损,而且产生了许多有钱公司的老毛病:不良资产和应收款过多。

再后来华远发生了很多事,管理者变了,股东也变了,报纸上炒得很厉害,于是有人想从中推论出一些哲理来。宁高宁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无非就是要把一间有钱的公司当没有钱的公司来管。

当企业膨胀起来之后,管理者的心态就成为企业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了。

大企业常常被形容为恐龙:凶猛、强悍,让人畏惧。但是,大企业也容易像恐龙一样,对外界反应迟钝,行动笨拙不堪。考古学界对恐龙的灭绝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恐龙之所以灭绝,是因为其神经系统相当简陋,大脑发出一个行走的指令,这个指令需要两分半钟才能传达到它的足部,而足部的一个感觉反射到大脑,也需要同样的时间。对环境反应迟钝,也是被形容为恐龙的大企业常见的病态。因为不只是机构庞大造成信息传递时间长,最主要的是,大企业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固有的偏见以及非理性的浮躁,使得心满了,对外界不断变化的新鲜信息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样,对环境的判断和趋势的把握就会迟钝和不真实。

韦尔奇曾对“大企业病”有过生动的描述。他说,染上“大企业病”的企业,就像一个穿上了很多层毛衣的人,不但体态臃肿,行为愚钝,而且感受不到市场的温度变化。韦尔奇的比喻十分形象生动。可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即使这样,许多大企业还是试图套上更多层的毛衣,为了使自己显得更大。在局外人看来,这样的行为几乎超出了理性的范围,但似乎已经无法自控。为什么?因为企业的决策者不知道“止”,只知道“进”。他们的心满了。

做大,会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只要是问题,就有解决的可能。可是,如果在经营过程中,心做大了,做满了,问题的解决就难上加难。所以,比尔?盖茨说,对于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其事业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他们自身。

春秋时期,帮助楚庄王建立霸业的楚相孙叔敖的一段经历,对我们很有参照意味。

楚王知道孙叔敖贤德,就任他为相,孙的亲朋好友以及朝廷的大臣都来向他祝贺。随后,来了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者,头上戴着白帽子,好像是来吊唁孙叔敖。

孙叔敖见了,赶紧整理衣冠,很恭敬地出来见老者,问:“别人都是来向我祝贺的,只有您是来吊唁我的,有什么说法吗?”老者说:“身份已经很高贵并且骄矜傲慢的人,百姓一定离他远去;地位做到很高却乱用权力的人,国君一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丰厚还不知道满足的人,他就随时处在危险中了。”

孙叔敖再向老者叩拜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教诲,希望您进一步补充。”

老者说:“地位做得越高,对人的态度越要谦和;官做得越大,待人之心越要恭敬;俸禄已经丰厚,就要把持自己不去获取不义之财。坚守这三点,就可以治理楚国了。”

楚国老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保全的途径:做大做高以后,心要收敛、要谦卑。所以,心不能满。

如果水满了,你会怎么办?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