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援军来了!”
“薛帅快看!是东边来的援军!”
薛进偏过头,落日余晖下,黄沙滚滚,万马奔腾,他看不清楚残破的旌旗,在一片沸腾的高呼声中皱起眉头。
廖三来驰援,朱科必会进军安阳,楚熹如何能守得住。
张坚从地上爬起来,瞪大了眼睛道:“怎么!是常州府的旌旗!常州府哪来的这么多兵马!”
常州府,听命于常州郡守。
薛进想起那句“常州子弟为常州,殒身碎首又何妨”,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对了,他差点忘了,楚霸王背地里还招揽了一批子弟兵。
作者有话说:
我写的太好了!淦!
第141章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田地难以耕种,收成也不好,百姓们赋闲在家,整日翘首盼甘霖,又赶上烽火四起,兵荒马乱,那帝军眼看着就要杀进常州,令百姓更添一层忧愁。
时至今日,他们早不在意什么周氏皇族,什么西北荒蛮,百姓的心思实在简单,只想过那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好日子罢了。
帝军美名其曰要收复江南四州,让百姓早日脱离苦海,可自打战乱兴起,冻灾,豪雨,大旱,祸事接连不断,百姓们简直苦不堪言。
而从前在常德挖掘水渠,修山筑田的子弟兵更是倍觉窝囊。
各个乡里年轻力壮者凑到一块商议,是否要一同去薛营之下投军,不然等帝军打进来,他们照样是要遭征兵遭劳役,与其如此,倒不如先下手为强,也省得日后悔恨。
不过乡里村落无数,领头人众多,皆有一番自己的道理,总是不能齐心。
待帝军围攻了常德城,子弟兵们以为贻误时机,大势已去,纷纷扼腕叹息。
偏巧这时安阳传来消息,楚熹欲重金买马,召集十万常州子弟兵,前往常德解围城之困。
楚熹不仅是安阳少城主,常州郡守,西北王薛进的妻子,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她举旗捍卫常州,各方子弟兵无有不响应者,忙背起行囊自带着干粮上了路,十几个人汇聚成上百人,上百人汇聚成上千人,上千人汇聚成上万人。
家有饲马之户亦不吝啬,管它骏马老马拉车马耕地马,皆不求回报的送到常德乡里。
短短几日的功夫,十万常州子弟兵便集合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