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谷雨推送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应该承认,现如今受人青睐的读物以时尚、财经类为最,实际上翻阅起来也确实不会让人失望,以《商界》和《商界评论》为例,随意浏览一下目录便使人兴趣盎然,一篇一篇看下来,不能不为其妙笔佳言而拍案,更有许多内容过目难忘,令人不忍释卷。

最能引起共鸣并深获启发的是几篇论及投资理财的文章,其中一些经验之谈确有启迪警示意义,此处归纳抄录以为铭记,并与博友分享。

投资与风险如影随形,沃伦&;#8226;巴菲特说:“风险会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你无从预见的方式出现。”然而,在资本的世界里,风险也意味着机会,所谓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正确的选择是不做甘冒风险的人,也不做一味规避风险的人,应该做熟知如何管理风险的人。应该记住沃伦&;#8226;巴菲特的话:“要切实了解投资对象,你越了解它,就越不惧怕它所携带的潜在风险。潜在风险使你不敢拿出大手笔来投资,但倘若你确实了解这些风险的实质,一边管理风险一边投资,也不会有大危险。”

一位成功的韩国投资家这样说:“在投资之前,为了确认投资对象的回报率到底有多少,你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分析、无论是炒股还是炒房地产,你都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了解自己可能在投资当中遇到哪些风险,如何管理这些风险,可能获得的回报是多少,不能让自己的投资变成在迷宫中寻找出路。只有这样,您才能避开投资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尽早从危险当中将自己拯救出来。”

另一位韩国的投资家的提醒也值得牢记。他这样强调:“未来能获得多少是做事业的关键,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在未来还能保住现在的本钱。”不能指望一夜暴富,而应该做一个安心稳定投资的人。沃伦&;#8226;巴菲特的结论是:“投资原则一:绝对不能把本钱丢了;投资原则二:一定要坚守投资原则。”

贝塔斯曼败退对书业的警示

书业大亨贝塔斯曼因何败退中国?这是一个大题目,其内涵和外延不是一篇区区数百字的博文所能包容,但无妨择其要点说上一二,以表示作为一个业界人士不能对如此重大的事情无动于衷。窃以为,贝氏败退原因有三:

一是“水土不服”。出版体制上的条条框框难以回避,但如果贝氏能够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或许不会在拥有150万会员的情况下没有出路。换句话说是贝氏自己没有找到在中国做书业本土化的捷径。试想,任何一个中国私营书商都可以在出版资源方面挥洒自如。而任何一个拥有百余万之众会员的书商绝对可以呼风唤雨。更难得贝氏还拥有雄厚的资本。

二是成本过高。应该说资本家最具成本意识,但贝氏在中国的经营却给人有点儿“不惜成本”的印象,印送会员的各类书目资料品种繁多,纸张精美,但作用有限。其实,登录其网站可以满足基本需求。再则建立在各大城市的书店也极尽奢华,而在更多的二级城市却难见其踪影,真可谓“慕其名而难觅其踪”。实际上在一些中小城市是可以低成本经营的。

三是宏观环境。中国民众阅读率连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文化人越来越多,但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可怜的孩子们被家长逼着多读书,而有多少家长自己捧书本?有人说是互联网作祟。但比较一下比中国互联网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有些论点是站不住脚的。说到底是社会浮躁,是几近极致的社会浮躁。这一点恐怕是贝氏没有进行认真了解的。而只要这一现状没有得到改观,不仅贝氏会兵败山倒,其他书业大鳄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儿去。

但是,不管怎样说,作为一个读书人还是十分感激贝塔斯曼。作为一个做书的人更是感佩贝塔斯曼。贝塔斯曼带给中国读书人的许许多多值得永远回味。

做企业要把员工装在心里

每月十日是公司发薪的日子,在签署了会计送上的工资单后,又仔细审看了一遍:一连串熟悉的名字,一连串金额不等的数字,心中忽然一阵凄凉,许多员工跟了自己好几年了,工作能力强了许多,贡献更是有目共睹,然而,薪金却不见涨,真是对不住,惭愧啊!

还是在去年末参加省里组织的服务业发展高级培训班到北京大学听课,学到了一些经济学知识,还被教会了一些经营管理的诀窍,更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始去想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究竟为了谁?回顾近几年做的选题项目,其业绩令人汗颜,其运作绝对存在大问题,扪心自问:自己懂企业管理吗?自己适合做企业吗?

《河南新闻年鉴》是河南第一部全面反映河南新闻界的重大活动和新闻事业发展状况的大型新闻史志文献类工具书,作为主要策划人和责任编辑,为此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然而这部广受赞誉完全应该是“政府行为”的书不仅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政府补贴,个人及其编辑同事应该得到的提成和奖励也被截留。

《创意中原——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是河南第一本研究创意产业的专题文集。这本书的出版其社会意义毋容置疑,然而在市场运作方面确实是一个失败的“范例”。正如业界同仁所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以“官方思维”行事必然要付出代价。换句话说就是你愿意给政府做义工,赔钱折本怪谁去?自己给自己发一个志愿者大奖吧!愧对员工啊!你自己表现出色了,你自己高风亮节了,你自己自无私奉献了,员工的钱包却一直鼓不起来,企业的发展也不能不受阻滞后。

后果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反省是必要的。不犯错误最好,犯错误也不可避免,但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二三就不可饶恕了。当下又差一点儿重蹈覆辙,又差一点儿去做不应该去做的义工,又差一点儿把自己和员工奉献出去当志愿者。差一点儿差许多。

一本政府部门主办的农业旬刊,拟用企业行为去办,是如今十分流行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好,问题在于企业自己的评判和抉择。对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决策错误是致命。这一次在各种因素的簇拥下差一点儿再上贼船,也是在各种因素的敦促下及时警醒:给谁做?替谁干?为谁负责?只为了赢得敬业勤奋的好名声?仅为了显示你个人“太有才”?想想以往如此那般,伤心却无泪。抬头走路,不能再不看脚下。做企业要真正时时刻刻把员工装在心里。仔细想一想:为谁打工为谁忙?

企业管理感悟与自省

做企业近五年有感悟更多是自省。所谓不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没有文化,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没有见识,不做企业不知道自己是如此缺乏专业知识和经营技能。反躬自省,感触有三:

一是角色转换不彻底。做了多年媒体,积习难改,每每忘记自己身份,不知做人做事应该谦和中道,虽不乏忠厚,但缺少耐心,此乃管理企业大忌。以为企业与员工计,当是痛下决心,有则改之。

二是专业知识不具备。企业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不学习何以知其然?不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去依循规则及潜规则,不去依照牌理出牌,怎能不跌跟头不交学费?应当不耻下问,向书本、向课堂、向专家、向同业、向先辈虚心学习,汲取教训,所谓亡羊补牢。

三是团队意识不够强。借几句老话: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要相信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更要尊重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有,不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