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形容模仿失败 > 第14部分(第2页)

第14部分(第2页)

爱迪生的测量方法,真是再简单不过了,然而他的助手却没有想到这个方法,而是按照惯常思维,把原本只需动动手的小问题,当成了高难度的几何题来解。正如奥地利作家霍夫曼斯塔尔所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当然,能成为爱迪生助手的人,绝非等闲之辈,然而正是他的经验让他犯了错。

有时候,人们太相信经验的价值,而忽略了直觉的作用。而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事情成败的恰恰是直觉,而不是经验。这或许就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所宣扬的“无招胜有招”。马云,这个自称连肉都懒得长的“懒人”,他的成功,可以说用的正是“无招胜有招”的武林绝技。

无招胜有招

马云于1964年生于杭州,他从小喜欢看金庸小说,在金庸笔下所有的英雄人物中,他最羡慕的是风清扬。在他看来,风清扬的“无招胜有招”真是酷毙了。沉迷在武侠世界里的马云很顽皮,不努力学习,整天想入非非。在他想象的世界里,自己常与“风清扬”那样的绝代高手呼朋引伴,笑傲江湖。

但是,生活毕竟是现实的。进入杭州师范学院后,马云的玩性才收敛了一些,为了能更接近大洋彼岸的世界,他开始努力学习英语。凭借聪明的头脑,他的英语成绩出类拔萃。

马云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是英语教师,这一干就是7年。相对单调的教师工作渐渐对马云失去了影响力,他干脆辞职办起了翻译社。翻译社经历了最初的艰辛之后,渐渐有了起色。但这时马云又不安分起来,有人出高价雇他去美国讨债,他居然也答应下来,买张机票就去了美国。结果,到了美国,他债没收回,反而被人打晕,丢失了全部行李。最后,他靠在赌场挣的600美元才回了国。

在美国,马云倒了大霉,但同时也撞了大运。在西雅图,马云第一次登录了互联网。他在搜索引擎里输入“Chinese”这个词,发现相关的网页少得可怜。马云又开始想入非非了,他的直觉告诉他: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回国后,他在杭州开办了名为“中国黄页”的网站,这是国内首家企业信息网。马云招聘了十几名员工,办公地点就设在他自己家里。

这家网站很快引起了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的注意,他来到马云的办公室,面对十几个人和几台电脑,问马云:“你估计这个公司会做到多大?”马云认真地说:“我想起码值50亿美元。”其实,当时公司每月的纯利润不过几百元。马云回忆说:“张书记当时没笑,估计是憋住了。但我是绝对有信心的,因为我做的事情我自己清楚,一定会有潜力,有市场!”

马云本人不懂电脑技术,但他的公司大多都是电脑高手。很多时候,马云就凭着自己的直觉,告诉员工们网站应该实现什么功能。于是经常出现的情形是,老板马云知道应该做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做,而他的技术精英们都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一次次的事实证明,马云的决策总是对的。

在马云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所有人都会在网上做生意。因此,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大红大紫的时候,马云拒绝了朋友让他做门户网站的建议,建立了“阿里巴巴”,定位为全球企业网上交易平台。他说:“门户有迹可循,大家比拼相当激烈,而我做B2B无迹可循,正是‘无招胜有招’啊!”

据说,“阿里巴巴”这个公司名称正是马云的手笔。因为:阿里巴巴即使遇上四十大盗,也照样能满载而归!

“无招胜有招”,在武侠小说中,这是武功的最高境界。所谓的“招”指招式,其实也就是经验,就是模式。“无招胜有招”,意味着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反而能够取得成功。从马云的成功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不要高估经验的价值,直觉或者灵感,往往比经验更重要。

▲虹▲桥▲书▲吧▲BOOK。▲

第48节:第七章 每天迎来全新的自己(6)

7。5积极挑战未知

在17世纪以前,英国人在铁器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后来瑞典人发明了一种新的制铁工艺,造出了物美价廉的铁器产品,对英国人的霸主地位构成了威胁。对此,英国铁器商们忧心忡忡,但又无计可施。

在英国斯图尔布里奇附近,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弗利的铁匠,他决心向瑞典人学习这种新工艺,以保住英国铁器商的优势地位。于是,他假扮成一个流浪艺人,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各欧洲国家秘密搜集铁器专家们的技术资料。最后,他来到了瑞典,扮成一名铁器工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终于发现了新工艺的秘密。弗利回到英国,开始采用新工艺制造铁器。后来,理查德?弗利在与瑞典人以及本国同行的竞争中胜出,为弗利家族的崛起奠定了根基。

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是匆忙地躲避它,还是积极地了解它。不同的选择,代表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观、世界观。有的人习惯于跟在别人的后面,人云亦云,活了一辈子,却没有多少自己的创见。有的人则不同,他们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下面的这个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最聪明的“呆子”

1642年,英国北部一个叫伍尔索普的村庄里,诞生了一个男婴。在他出生前几个月,父亲得疾病不幸早逝。两岁时,他的母亲又改嫁走了。小男孩和外婆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男孩生下来就十分瘦弱,村里人都说这孩子肯定很难养活。然而没过几年,他却成了村里最调皮、最活泼的孩子,他爱跑、爱跳,尤其喜欢在野外玩耍,对大自然充满好奇。7岁那年,外婆把他送去上学。他在教室里听课时,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被关进了笼子,整天坐立不安,老是思想开小差。一次,数学老师刚演算完“1+1=2”以后,随即让他回答:1+2=?。男孩此时正沉浸在爬树掏鸟窝的美好回忆之中,猛然听见老师叫自己的名字,赶紧站起来答道“等于2”。他的回答引来了哄堂大笑。那一次,他不仅挨了老师的板子,还多了一个“呆子”的外号。

“呆子”不喜欢上学,他的课余时间也很少用来温习课本,而是在从事各种“实验”。一次,他把一块石头搬回家,每天放完学就去凿石头,外婆笑话他说:“傻孩子,你在做锅盖吗?用石头做的锅盖,我怎么拿得动呢?”“呆子”笑了笑,看了看天,又低下头,继续干着自己的活。他就这样一连干了一个月。

一天,外婆喊男孩吃饭,男孩说还不到吃饭的时间,外婆感到很诧异,就出来询问原因。男孩指着自己的作品,对外婆说:“您看,平常影子指到这里才吃饭,现在影子刚指到这里呢!”外婆细细一看,被男孩聪明的设计和精细的雕工惊呆了。这个“锅盖”竟是个日晷!

后来,男孩到格兰萨姆小镇读书。一年夏天,小镇上忽然谣言四起,人们都在奔走相告,说300年前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将再度袭来。原来,这几天夜里天上一直有一颗彗星在扫来扫去,人们把它看做不祥的预兆,甚至有不少人都在打点行装,准备外出避难了。男孩急忙站出来辟谣,他拿出一只风筝和一只灯笼,说镇民们每晚看见的就是这两样东西。原来,男孩接连几个晚上都在风筝上拴上灯笼,然后把风筝放到天上,这是在做一种引力实验。镇上的人知道这是男孩导演的一场恶作剧,都斥骂他果然是个“呆子”。

“呆子”的轶事还有很多,当时的人都认为这孩子除了调皮捣蛋以外,不会有什么出息。然而在19岁那年,“呆子”居然进了著名的剑桥大学学习。毕业两年后,他又成为剑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终其一生,他以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成就,成为全英国人的骄傲。就连他孩提时代制作的日晷,至今都还完好无损地存放在当地教堂里,被人视为“圣物”。

这个“呆子”,就是“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孩提时代的牛顿探索未知世界的疯狂劲头,为他成为一代科学巨匠打下了基础。成年的牛顿更是置身于实验室中,疯狂工作。为了完成实验,他往往工作到三更半夜,有时一直到凌晨五六点钟才睡觉。在春天或落叶时节,他常常一连在实验室里呆上几个星期,没日没夜地做实验。自己守过一夜,让助手继续守第二夜,直到完成实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