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辽东急电。”
徐希颜带着电报走进了办公室。
汤潇逸和刘一鸣在办公室里交谈着,汤潇逸正揉着眉心,听到这儿来了精神:
“怎么了?”
徐希颜打开电报:
“东瀛集中兵力向我登陆部队靠拢,目前已经确定东瀛第一、第二、第三军都有派兵参战。”
“朝廷各军坐视东瀛人进行兵力调动,并未阻拦。”
“王福生估计,集中在我军外围的东瀛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人,形势严峻。”
“渤海运力不足,王福生希望能增派一些运输船,运输装备人员和后勤物资。”
“啧~”
汤潇逸轻啧一声,
“朝廷这是想逼死我们啊!”
汤潇逸起身,和刘一鸣对视了一眼。
刘一鸣眨了眨眼,看了看徐希颜,解释道:
“徐大人,朝廷的电报先到一步,命我军派兵巩固台澎海防,而且要求人数不能低于两万。”
“同时还给我发了电报,说运河堵塞,让我组织中外货船,准备接手漕运,必须保证给北方运粮。”
“李和李大人也发来电报,说朝廷也给他发了电报,让他出任北洋舰队左翼总兵,让他带舰队归队,并且许诺了北洋海军提督的职位。”
“李大人拒绝了朝廷,并请求回来养病,大人让他好好干。”
徐希颜眉头一皱:
“漕运?这借口也太烂了,朝廷就不会找一个好一点的借口吗?”
清国末期这几十年间,因为动荡和工业的发展,漕运归海这事儿提了不少次。
但因为其中牵扯的人员太多,利益太大,一直没有解决。
上到漕运总督,各部高官,运河沿线官员,下到漕帮帮众,沿线商贩苦力,都盯着漕运这碗饭呢。
所以,明明海运运力更大,速度更快,更便宜也更安全,但就是不用海运。
汤潇逸摇摇头:
“朝廷是想拿漕运总督的位置收买一鸣兄,一鸣兄是我的左膀右臂,失去了一鸣兄,我们闵军得废一半。”
这话当然有点夸张,但刘一鸣若是真被收买,那对闵军的影响丝毫不比舰队全军覆没小。
毕竟刘一鸣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军事工业建设,相当于一半多工业正常运行都靠他。
没了他,企业不说停摆,混乱是肯定的。
另一半是煤钢联合体,靠詹达朝。
“大人莫要折煞卑职,卑职虚度光阴十数年,若不是大人提携,卑职还只是个翻译呢!”
刘一鸣拱着手,
“大人知遇之恩,卑职没齿难忘。”
十几年的冷板凳,让刘一鸣对世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别说这是离间计,就算真给他个总督巡抚甚至六部尚书、军机大臣的位置。
离了闵系,没了根基,他坐的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