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能从立安港成功对接人工岛,预示着南海隧道桥梁段建设进入尾声。
翁承先带领团队,全员入驻长浪人工岛建设工地,规划后续桥梁与人工岛对接工作。
即使律风不习惯人工岛夜晚的风浪声,早上起来也精神奕奕。
没有比达成目标更有干劲的事情,他遥遥看到跨海大桥延展过来的身躯,还有海面上等候对接的大型吊塔,激动得无以复加。
对接要稳、焊接要快、角度要准。
简单的桥梁吊装要求,换在了至关重要的桥岛连接工程上,变得格外复杂。
因为,跨海大桥落位在长浪人工岛的“烽火台”桥塔,重量远超任何一座桥基,他们却要将这过千吨的桥塔,悬吊于南海之上,一点一点地转动落位,实现桥面、桥塔、人工岛三点一线的对接。
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律风跟随着队伍,开了无数次会议。
“最近的海风情况难以估测,吊装开始必须严格监控转动角度和水平,尽快完成焊接。”
“吊塔的角度还要再调,注意好防风屏障的方向,千斤顶调整桥塔拉力的应急预案必须做好,确保对接一次成功。”
“海事、救援队伍记得提前联系好,以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渔船误入施工区的意外……还有,做好桥塔翻倒,进行事故抢救的应急准备。”
翁承先沉稳的声音,回荡在室内,每一句都敲打在律风的心上。
桥塔的烽火台造型,是律风设计的。
它与铁灰色尖锐刀戟遥相呼应,既有六方三角户牖似的古朴,又有中华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
然而,他真正到了长浪人工岛,参加了对接研讨会,才发现这座优美的烽火台,给建设团队带去了多么严峻的挑战。
烽火台凹凸的造型,使得桥塔中心分散,极易受到海风影响出现晃动。
海上大型浮吊将它吊起,进行对接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桥塔与浮吊整体倾斜、翻倒,砸入海水之中。
就好像将这千吨重物,放置在一根钢丝上,放开双手等它重心落在指定位置。
律风只是听着翁承先的叮嘱,各个项目负责人的汇报,都惊出了一身热汗。
跨海大桥的对接不会容易,但他充满信心地等待中国工程师创造奇迹。
却没想到,这个奇迹等同于亿万高空走钢丝。
会议结束,律风还没能从可怕的想象中回过神。
他走到室外,咸腥味的海风轻抚,吹得他浑身清凉。
“瞿工,本来我以为建设集团‘竖转提升’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才同意我用烽火台设计的。”
律风仔细回想,当初他们众多单位、工程师研讨,关于烽火台桥塔造型,台下没有一个人对桥塔高度、重心、材质提出质疑,甚至建设集团主动给出了“竖转提升”的解决方案,完全没有告诉他——
“原来这个方案,这么困难。”
瞿飞听完,见律风一脸凝重,忍不住笑出声。
“困难就不做了?人建设集团负责人打了包票,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你帮他们操什么心?”
他抬手指了指人工岛停泊的大大小小工业船,说道:“他们可是把液压控制系统、倾斜仪监控全都搬了过来,为了后天的吊装,拖轮、吊船、驳船、抛锚定位系统早就准备就绪了,怎么?现在你才后悔设计出烽火台了?”
他声音轻松惬意,仿佛有了面前这些监控、船只,后天的桥塔对接必定可以一次性完成。
律风心中的担忧,永远没法传递到瞿飞那里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