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这年头的社会对读书人的敬畏程度还是很高的。靠着给村里的娃娃们教书,吴先生的生活也算过得去。
谢虞琛对这位吴先生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凤双村距离蓬柳村可不太近,脚程快一些的,也得走个半个时辰才能到。更别提余小郎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孩童。
再加上这年头的治安也没那么好,万一路上遇到掠买妇孺的人贩子呢?
退一万步讲,即使遇不上这些危险,可若是在半路上摔一跤,磕碰着了家里也不知道,又如何是好?
谢虞琛这边满心担忧,余小郎自己倒是没心没肺地在一旁傻乐。
他不仅能去读书,就连那日谢虞琛口中什么开花结果的那些书里没有的知识,谢郎也答应等他会认字之后就教给自己。
这几天的余小郎可是欢喜得不行,连去前院帮阿姊干活时,动作都比往常轻快了不少。
“谢郎在想些什么呀?”见谢虞琛半晌都没说话,余小郎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谢虞琛回过神来,温声道:“只是觉得若是蓬柳村也有学堂,小郎念书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费那么多辛苦了。”
“原来是这样。”余小郎听到这话,连连摇头道:“谢郎不必担心,我不辛苦的。”
他爷娘死后,家里就剩他和阿姊两个人,那时候的日子才叫一个不好过。
好在他们村的山里有不少野菌子、山栗、勾圆,卖到城里可以换不少钱。余小郎就跟着村里那些大小伙子进山摘山货。
他个头小,人又机敏,许多大人进不去的灌木丛,余小郎都能从不知道哪个缝隙中间钻进去,灵巧得像只穿梭在密林里的小猴子一般。
再加上村里人知道余家姐弟的情况,都把山货最多的地方让给余小郎去。这样一来,余小郎每次进山摘的东西都能换不少钱,有时候比那些大人都多,替他阿姊分担了不少。
比起从前在山里采菌子、摘山栗时候的辛苦,现在不过是走几里路,对于余小郎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看余小郎咧着嘴嘿嘿傻笑的模样,谢虞琛一时心底五味杂陈。想起自己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应该才刚上小学。
那时候别说是自己走路去学校,就是每天都有人接送,他都要在家磨蹭到最后一刻,才肯背着书包出门坐车。
仔细算来,余小郎的年纪和他那时也差不多,但已经快能撑起一个家的重担了。
谢虞琛眼底闪过一抹怜惜,心情有些说不上来的复杂。余小郎却已经提起了另一件事,“谢郎真的打算在蓬柳村也建一个学堂吗?”
“对啊。”谢虞琛压下心中思绪,眼角含笑道:“若是蓬柳村有了学堂,村里像小郎这样的孩子,就可以去念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