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冉边听边思索,不自知地微微颔首。
李恪昭又道:“此阵更适合身形较小、行动敏捷者,训练时九人皆需上手三种武器。你觉有谁合适?”
叶冉愁得眉心揪起了小包,“可西院只有八名小子,其中还有六个是五大三粗的身形……”
“谁说这阵只有用小子才成?”李恪昭奇怪地睨他。
叶冉一愣:“若九人皆需在行进中背负三种武器,那女子……””
“西院女子二十多名,若连几个能负重三种武器疾行的都挑不出,你这几年在忙什么?很简单,按身形、敏捷以及能负重三种武器急行为准绳去挑人,男女混编。”
*****
从月初那回至今,岁行云沉下心来,对李恪昭也有了新的理解。
她渐渐明白,为何“缙王李恪昭”在后世史书上详细事迹并不多,却备受历朝史官溢美颂扬,也备受民间野史、传说的青睐。
例如上回,他在自身朝不保夕时,也并未漠视追随者们的生死。
又例如,西院的人都说,数年来公子无事从不进西院,更不曾将那些奴籍者当做轻狎、泄欲的玩物。
又例如此刻这回雁破军阵,在他心里,凡为他做事者都是下属,该如何要求、如何任用,当量才论事,无论是否奴籍,不需刻意区分男女。
许多话他不挂在嘴上,平素对手下大多数人看似漠然疏离,却尽力做到了一种沉默的真诚。
在当世观念氛围里,他走在了大多数人之前,这样的主上确实值得生死追随,也担得起后世那般颂扬追捧。
等到他们谈定了回雁破军阵之事,岁行云正色起身,走到大书桌前。
她规规矩矩执礼,眉目半垂:“公子。”
“讲。”李恪昭也不看她,低头翻动面前书简。
“西院训练渐强,我打算自下月起延长每日训练时间。如今认得的字也多了,我往后可以每日夜读一个时辰,遇繁难再来请教公子。公子可允准?”
“嗯。”
“多谢公子!”岁行云扬唇又道,“还有,小大夫明秀,她也有志进西院。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李恪昭看了叶冉一眼:“你怎么说?”
叶冉反手摸摸勃颈,有些为难地啧舌:“她不好好做小大夫,来受这份罪?怎么想的。”
“她想要个姓氏,想搏个自主之身。她说,便是将来为护公子而死,至少能摘了奴籍得个厚葬,此生就值得了。”
岁行云又补充了自己的看法:“我琢磨着,明秀是医者,混战中有她及时料理轻伤者,于整体战力只增不损。”
岁行云说的明白通透,就事论事,无半点弯弯绕,叶冉也很快回过味来:“那我看行。”
既叶冉无异议,李恪昭自无多余的话,颔首允了。
岁行云犹豫稍顿:“另有桩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