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古玩这一行的人都知道,人手上的汗渍会腐蚀古玩。所以,空手接触古玩,正是这一行里的大忌,只有外行才会那样做。
我带好手套,举起双手,向他示意。
他双手扶着盒子的两边,缓缓的向我推过来。
“你最好……你最好双手捧着镜子,免得失手把它跌坏了。”他再次提醒。
我没有反驳,也没有故作懂行,还是老老实实地双手捏住青铜镜后面的兽头把手,小心地把镜子反过来,镜面向上,托在掌心里。
既然是镜子,就是让人欣赏镜面的,所以我自然而然地把镜面对准我。
在古代,青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要想获得一面能够清楚地照出人脸的镜子,必须经过几十天甚至几百天的打磨才能成功。正因如此,古代才有磨镜人这种职业。
镜面非常暗淡,跟现代的玻璃镜根本不能相比,只能模糊地看到我的影子。我对着镜面观察了十几秒钟,确信其中没有其它蹊跷,就轻轻地把镜子放回盒子里,仍旧是镜面向下。
“好了。”他问。
我点点头:“看过了。”
“说说你的感受吧?”他又问。
我不禁皱眉,因为这面镜子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感受。它实在太普通了,除了品相之外,并不比英雄山古玩市场上那些青铜镜更奇特。不过,我没有直说。沈镜是当世奇人,他把这面青铜镜珍而重之地放在降龙之木制成的盒子里,给我看之前,又反复询问我的感受。经过了这么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之后,他来问我的感受,我当然不能随口回答。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困惑。”我低声回答。
这句话模棱两可,因为困惑这个词,既可以指我不明白青铜镜里有什么,也可以指,我看到青铜镜里的东西之后无法领悟。
我直视着对方,试着解读对方的表情,以确定他到底要什么。
“这么说,你并不能确定镜面上显现的是什么?”他问。
我心中暗想:“镜面上出现的是我的脸,因为是我在照镜子。如果我不能确定那是什么,原因何在?难道当我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会出现其他人?”
这种逻辑关系有些混乱,我没有时间持续深入地思考下去,而是反问:“你能确定吗?你带青铜镜过来,安排你来的大人物,能确定吗?”
他摇摇头:“不能,你问的所有问题,都没有答案。”
对话无法进行下去了,因为我们说的并不是一件事。
于是,我问了另一个问题,也是不得不问的问题:“阁下是沈靖先生?”
他点点头。
“我能不能请问,派你下来的又是哪一路神仙?”我追问。
他长叹一声:“你知道的。”
我不动声色,继续问:“沈先生,恕我无知,我虽然猜到,但还是想印证一下,否则心里总是不敢百分之百确定。”
按照我的判断,沈镜来自北方,而北方的大人物全都盘踞于京城。当下,济南城里就有来自京城的大人物——燕歌行。
“哼哼。”沈镜又恢复了那份冷冽,“确定不确定,又有什么分别?我们已经判断错了,似乎就没有必要跟你再说什么。”
他向前探身,双手把盒子捧回去。表情十分失望。
我低头看着咖啡杯,小勺上仍然粘着一根白丝线。那东西的名字叫雪燕蓑衣,一个燕字,瞬间提醒了我。
我向后仰身,双手抱头,淡淡地一笑:“沈先生,派你来的前辈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江湖人物。你就这样去回复他,他一定无法接受。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你对我根本没有信心。同样,别人对你也没有信心,因为别人从来没有提起过你,更没有说你会到济南城。现在好了,大家扯平了,不管你怎样看我,我都可以重新看看这面青铜镜,然后给你想要的答案。”
如果雪燕蓑衣来自京城燕家,那么沈镜和燕歌行就是一家人。他们没有一路赶来济南,而是先后抵达,就证明各自肩上有着不同的任务。于是,我可以这样判断,他们头上的大人物对两人的能力都不是十分相信,所以才会选择让两人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
沈镜沉吟不决,被我虚虚实实的一段话绕住了。
“你再看,就能看出端倪?”他问。
我点点头:“应该是这样。”
他又发出一声长叹,重新把盒子推过来。
第224章 降龙之木(2)
我把镜子捧在掌心里,对着自己的脸。现在,我必须从上面模模糊糊的影子里面看出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才行。
那的确是一张脸,但眉目五官似乎与我自己不同。我每天都会照镜子,对自己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非常熟悉。所以就算镜子里的影像模糊,也得跟我的大概样子差不了多少才行。
我不得不承认,镜面上的人不是我,而是一个挽着发髻的古代人。此人有两道粗而直的眉毛,向左右额角斜着挑起。他的眼睛很大,鼻梁很高,嘴巴极宽,嘴唇极厚。如果那张脸变得清晰的话,应该是面露凶相、脾气暴躁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