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发自内心的说着感激的话。
就问,有哪个当官的,肯为百姓舍下这颜面求人?
没有。
那些活了一辈子的老人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可今儿全是开了眼界,算是见着了。
那叫一个老泪纵横,大家心里头既高兴又庆幸,能摊上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父母官,是他们一生之幸!
同样,夏小乔也颇为刮目相看。
之前鹿景渊说这位罗大人是个好官,她还有些不太信。
可如今,她也的确为之动容。
能舍了脸,弯得下腰求人的父母官,谁见到了?
就算后世,夏小乔也没见几个。
那些当官的,大多什么德行,夏小乔早有所见,对于官场的风气,她也敬谢不敏。
可如今,眼前这个罗知府当属难得。
然而,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些有实力的乡绅和氏族依旧没有人开口。
其实也不是没人愿意,只是吧,这枪打出头鸟。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容易被人诟病。
大家都是在陵州府混的,凭什么用我们的牺牲来成全你罗知府的好名声?
这样想的也不在少数。
可相比于这些人的小心思,小算计,夏小乔可没有这么些顾忌。
顿时开口道:“民妇鹿夏氏,见过罗知府。”
忽然出现的女子,顿时惹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罗知府也没想到,在这个紧要时候会出现一个女子,然而当看清楚夏小乔是从鹿景渊身边走出来的时候,心里松了一口气。
虽然很焦急,但还是和蔼的道:“请起吧,不知你——”
“是这样。”
不等罗知府说完,夏小乔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我见罗知府高义,愿为民至此,乃是难得一见的好官,我是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像诸位那般财大气粗,可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哪怕我是一女子也愿尽些绵薄之力。”
“我家住曲泉镇下不远的鹿溪村,也是大水的灾区,好在我家夫君见多识广,早早的准备了防洪之法,这才幸免遇难,随后又跟着村里一起商讨农事,如今我们鹿溪村虽然春耕尽毁,可山上的茶树长的正旺,稻田里新种的稻谷也涨势极好,而再过不久,稻田里的蟹也要长成了,庙时也需要不少人手。”
“我们鹿溪村虽然不富裕,但也愿跟大家一起共进退,不知可有灾民愿意跟我回村?工钱什么的怕是艰难,但绝对管饭,不管是男女老幼,我们皆愿意收留,不过最多只能接收一百人——”
翁——
这话一落,众人脑子里全都嗡嗡炸响。
各个都在心中猜想,这女子谁呀?
居然敢代表一个村说话?
不仅如此,还收留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