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聚碳酸酯和尼龙6乃是五大工程塑料中的其中之二,其下游应用不可不谓不广泛。
其中聚碳酸酯(pc)主要应用在电子电器、汽车行业、板材薄膜这三大行业;尤其是电子电器,其后世的应用比例占到了44%;
而尼龙6(pA6),则是主要应用锦纶纤维、工程塑料、薄膜的制造上,尤其是锦纶纤维,其应用比例高达70%。
而多元醇,虽然并没有那么有名,但其应用范围却一点也不弱于前两者;
其衍生出来的丁醇、尤其是正丁醇产品,主要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等地产相关的行业;
而其衍生出来的辛醇,则主要应用于线缆包裹塑料、人造皮革、手套、医用手套等相关制造领域。
而这三大新材原料里面,大家最熟悉的,影响力最大的,大约便是聚碳酸酯了;
事实上,2019年的那一轮以聚碳酸酯为代表的各类化工基础原料的产能过剩,以及价格的暴跌,的确让许多股民损失惨重,甚至对于这种与石油价格周期高度正相关的原料深恶痛绝起来,并因为这种正相关性,对其产生了“毫无技术含量”的印象,甚至潜意识里将其划为乙醇、甲醇一类。
但其实,如果华夏的聚碳酸酯产业,真的如同乙醇甲醇般生产起来毫无难度那就好了。
虽然聚碳酸酯这玩意,早在1958年就被拜耳公司开发出来并开始工业化生产,我国也紧随其后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这玩意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上的技术壁垒和在专利壁垒,远没有一般人以为的那么好突破。
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我国的聚碳酸酯只能严重依赖进口,或者是靠着付出极大代价邀请外商来华投资建厂,以此来提升产能,满足我国对于聚碳酸酯的需求。
事实上,直到2016年,晨光研究院、中国成达、沪天化集团、中科院成都有机院,这四方机构才联合完成了聚碳酸酯的工程化开发,建立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吨级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装置,这才逼得国外不得不再对华夏的聚碳酸酯技术进行限制转让,最终促进了华夏聚碳酸酯的产能大爆发。
看出问题来了没;
华夏聚碳酸酯产业发展的难点,并不是“酯交换法”这种基础性技术,事实上华夏早在50年代末就跟上了研究进度了,并且在70年代分别在大连、上海、重庆、常州、杭州等地建立了20多套100吨年级别的pc间歇法生产装置。
真正的难点,是:
1、该如何绕开“光气法pc浓缩工艺”这种已经被国外公司研发出来,注册了专利,并构筑了森严专利壁垒的生产工艺……既然华夏已经改革开放,并向逐渐向世界经济体系靠拢,那么你就必须要开始遵守游戏规则。
2、其实从70年代末开始,迫于游戏规则,国内已经陆陆续续有一些“非光气法浓缩工艺”的研究,并且已然有些令人欢喜地进展了,但是如何将其转为工业化生产,并且完善其工艺,却是一个颇有挑战性的事情。
虽然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难以接受,但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50~80年代这段时间里,华夏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最起码是基础性和储备性的技术研究,远比大家伙以为的要全面和成果的多。
只不过这些技术大部分是在走模仿和复刻的路线而已,因此一改革开放,在那些欧美企业的嘴里,这些东西就变成了“侵犯专利”,除非是缴纳巨额的专利使用费,否则不允许在他们的贸易体系里流通。
化工产品如此、机械产品如此、钢铁产品如此、半导体元器配件如此、钟表电视收音机也是如此。
事实上,这才是八十年代到千禧年中期这段时间里,华夏工业遇到极大困境的另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人家因为某些原因装瞎还好,要是开始较真起来,分分钟让你难受到爆炸。
其实纵观整个八十年代,华夏在这方面是做了巨大努力的,一方面在用着或软或硬的办法保护本国的这些产业,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谋求技术升级或者通过一些迂回的方法绕靠这些专利壁垒……至不济,也在想办法把这块的支付成本尽可能地降低。
所以十二年下来,其实在许多领域是有了一些希望的,而那块最为人所熟知的汉卡,大抵也只是其中的一小个缩影。
只不过……
从1991年开始起,一切都开始变得不同了起来。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经济还是贸易,甚至是产业,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
“爸,我知道指挥部不但有自己的科研技术中心,跟东营石油大学那边也一直有合作,在聚碳酸酯、尼龙6、多元醇这一块,也有专门的课题。”
“虽然说在聚碳酸酯的非光气法浓缩工艺,以及尼龙6和多元醇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方面,暂时还不怎么成熟,但却是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的……尤其是聚碳酸酯,如果我没猜错,指挥部那边已经快到了可以小批量生产验证的阶段了吧?”
杨默一脸的恭敬:“如非如此的话,当初您在孤岛二号项目审批落地后,绝对不会一意孤行地将史口炼油总厂的双酚A和己内酰胺项目以逆周期扩建的名义增设转移过来,使其成为孤岛二号项目的第一批周边配置项目之一……小婿我虽然读的书不多,却也知道双酚A和己内酰胺是聚碳酸酯的上游原材料,也是最主要的合成原料。”
公正来讲,东营指挥部虽然在本地工农关系这一块被动的一塌糊涂,甚至成为整个系统的笑料;但论及本领域的技术资源,放眼全国,却绝对是前三甲,甚至是可以在系统里保二争一的……东营石油大学就在旁边呢,这可是老牌重点大学。
因此,即便现在只是1991年,但在聚碳酸酯的非光气法浓缩工艺这块取得一定的实质性研究成果并不是多么奇怪的事情,甚至在两三年内快速推进到可以工业化生产的程度也并不是痴人说梦;
当然,前提条件是有那么一个像是指挥部这么有钱的金主愿意持续大力投入……就如2016年沪天化集团。
指挥部有钱么?
那必然是有钱的,其有钱程度甚至绝对不是后世的沪天化集团可以比拟。
指挥部愿意持续大力投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