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简介 > 第56部分(第1页)

第56部分(第1页)

势,可以从一件事上概括出来,1938年以前十年的每一年,德国出口的机床数量就超过了英国加工器械的产量。

此外,德国在1938…1939年不仅生产了比联合王国多一倍以上的类似机床,而且在它经济部门中还拥有一百三十万加工器械的库存,这个数目至少是英国工业可用库存的两倍。美国经济部门的加工器械库存量略低于德国的库存量,而苏联只有德国库存的三分之一。但是德国除了加工器械库存和现行生产的数量优势以外,还拥有最大份额的多用途机床,因而德国在重新武装的势头中改装和平时期的工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装备都要好,由于缺乏加工器械而形成生产上的障碍的可能性较少。

到1932年为止,德国的重整军备一直受到充分的遏制;但是到1938年它已拥有一支庞大而装备精良的军队,它在第一线的飞机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这一成就是将那些自二十年代末期以来其生产能力没有很大变化的工厂的资本货物流动量加以扩大的报偿。这也意味着国家社会党人正在获得大萧条以前在德国开展的工业现代化和合理化运动的好处。因此基本的军备潜力早在1929年即已存在。那个时候未能生产大量武器:首先是因为条约义务限制生产某些类别的武器;其次,在魏玛政权下,连续几届德国政府都真诚地相信能够以和平方式解决现存的冲突;第三,因为赔偿的“沉重负担”阻止了任何以重整军备形态给人民加上额外负担的漫不经心的企图。对于这种企图,德国有些政党倒总是乐于支持的。

在国社党人上台的时候,上述限制性的三条都消失了。他们立即开始了冲突的准备,包括武器、建立兵工厂、要塞、兵营、士兵津贴和口粮等在内的军事支出由1932年的七亿二千万马克提高到1933年的十九亿马克和1934年的三十亿马克。1934年的数额几乎相等于1929年军费和赔偿费的总和。但是1929年的这项支出相当于德国国民生产或收入净额的百分之三点五,而1934年则相当于大约百分之五。相比之下,法国于1934年用于军费上的款项约占国民生产净值的百分之四,而英国在那一年不到百分之三。

德国的军费支出继续猛增;同意大利和日本一样,从1934年到1935年军费支出增加了一倍以上。除了苏联以外的其他强国,在加紧军事方面的努力上步伐缓慢。日本在中国的屡次成功,德国和日本退出国联,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德军于1936年3月占领莱茵兰以及后来该地区的重新军事化,日本于1937年军费支出的巨大增长,甚至1937年11月关于远东问题的布鲁塞尔会议的解散——所有这些都不曾使英国和法国受到剧烈的震惊,从而迫使它们把军费支出增加到德国从1935年到1936年,又从1936年到1937年所达到的水平。只是1938年3月奥地利被兼并和1938年9月苏台德区投降德国,才使英法两国的军费支出在1937年到1938年增加的比率高于除日本以外的所有国家。美国制造业的产量和军事潜力三倍于德国,却在整个三十年代对这种不均衡的军备竞赛置身事外。确实,美国的孤立主义,无论在精神上和事实上,使德国领导人有理由相信,可以实际上排除美国参与欧洲大陆上任何一场冲突的可能性。

虽然大多数国家的政府粗略地了解军费支出的进程,上述累积支出只是不完全地关涉到对真正战备的估计。因为没有关于马奇诺和齐格飞防线、机场、轰炸机和战斗机、军服、口粮、军饷等在累积支出中所占比率的具体情报,对一个国家同另一国家真正军事实力加以比较,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上述障碍之外,同样困难的是得出用一种货币在每一具体的支出项目中反映不同货币的真正购买力的兑换比率。正是出于这一理由,下列的表VI中关于1938年军事支出总额以及1933年到1938手的军事支出总额都已换算成英镑,该表仅能大致地,试验性地回答这个问题:“哪一个强国在1938年军备竞赛的数量优势上居于领先的地位?”

表VI 军费支出(按市场价格计算)

年份 日本 意大利德国苏联英国法国美国

1。 以本国货币百万为单位

……     日元  里拉  马克   卢布   英镑   法郎   美元

1933     873  4;824  1;900  1;547   108   12;324   792

1934     942  5;590  2;800  5;000   114   11;200   708

1935    2;206  12;624  6;200  8;200   137   13;000   933

1936    1;078  16;357 10;000 14;816   186   15;000  1;119

1937    3;972  13;270 14;600 17;500   262   19;000  1;079

1938    6;097  15;030 16;000 23;100   391   29;000  1;130

1933…1938 15;200  67;700 51;600 70;200  1;200   100;000  5;7612。

购买力以百万英镑为单位

……     (1)  (2)  (3)  (4)  (5)  (6)  (7)

1938     508 167 1;170  924  391  207  231

1933…1938 1;266 930 3;540 2;808 1;200 1;088 1;175

人们将会看到,德国在1939年以前六年的军事支出几乎高达英国军事支出的3倍。1937年,英国内阁“不得不训令陆海军大臣将意大利与德国和日本一起列入可能是侵略国的名单上,并相应地制订防御准备的计划”,这时联合王国的实际准备情况就显得更不充分了。因为就军事准备的数量而言,这三个准备侵略的国家即使对英法两国加在一起所占的优势也约为二与一之比。这一差距大于两个强国集团在制造业产量或军事潜力方面的实力差距。除了德国以外,最大规模的武装是在苏联进行着。由于苏联必须建立军火和武器工厂,而在更为成熟的工业国家主要只需要改换一下装备就行了,所以似乎很可能德国的有效军事力量远远超过苏联的有效军事力量三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一这个比例只是就累积军事支出进行比较而得出来的。

但是上述七国中每一国的军备努力究竟有多大?各国国内的总的可用的经济资源在1938年为了防御或侵略调动到何种程度?明显的是,军事目的的支出必须作为全部现有的物资和服务的支出的一部分表示出来。“国民生产净值”的概念表示一年内制造业和建筑业生产的物资总量,和运输、行政管理等提供的服务总量,这总是假定在上述物资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国内资本储存,如工厂和设备仍原封末动。就一个国家内可动用的物资和劳务比一年内本国生产的要多而言,在国民生产净值方面就必须加上进口多于出口那一部分(即撤回国外投资或国外贷款)以及耗尽国内资本(即取消国内投资),以便得出国内可动用产品净值。此外,为了便于进行国际间的比较,也必须考虑到可动用净产品的估价。由于在有些国家价值是按物价和劳务的市场价格计算,也由于这类市场价格过高估价了一个国家的真正可动用产品净值——尤其是象苏联,间接税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进行国际间比较的时候有必要排除一切间接税,按生产要素费用来估价可动用产品净值,间接税只是提高了产品的价格,实际上的价值没有提高。

下列表VII是打算仔细地对比一下1938年可动用产品净值的构成。因为这一年同1937年相比较,美国、法国和联合王国的制造业产量已经下降,显然短期的潜在储备要大于另外四个充分就业的国家的储备,另一点明显的是,仅仅重新利用未被利用或闲置的资源,它们的产品净值就能大量增长。要记住美国、法国和联合王国为一方,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为另一方,在人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可利用的储备方面的显著差别,这里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1938年七国中每一国实际可动用的产品净值的构成:

表VII 1938年按生产要素费用计算可动用产品净值的结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