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说道:“可适当增加税收,但要注意不可过重,以免激起民怨。”
“主公,是否可以向富商借债,以解燃眉之急?”
“此事需谨慎,不可失信于民。”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地方发生旱灾,粮食减产。
“今年颗粒无收,这可怎么办?”农民们望着干涸的田地,心急如焚。
“朝廷会救济我们的吧?”
“老天不开眼啊,让我们怎么活?”
“主公,旱灾导致粮食短缺,不少百姓面临饥饿。”
刘备心急如焚:“立刻开仓放粮,组织救灾。”
孙权道:“还要组织兴修水利,以防来年再旱。”
“可粮食储备也有限,能支撑多久呢?”
“先救急,再想办法从其他地区调粮。”
在这艰难时刻,朝廷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救灾开支,会拖垮国家。”
“但此时若不采取果断措施,国家危矣。”
“我们应该收缩防线,节省开支。”
“那岂不是让敌国更加嚣张,让百姓失望?”
刘备拍案而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时不全力应对,更待何时?”
孙权也说道:“当摒弃私利,共渡难关。”
“可是,主公,长期下去,国力如何支撑?”
“我们要相信百姓的力量,只要上下一心,定能度过难关。”
为了筹集资金,朝廷开始想办法开源节流。
“减少宫廷的开支,节省用度。”
“清查官员的贪污腐败,追回赃款。”
“鼓励民间捐赠,给予表彰。”
在民间,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行动起来。
“我们要为国家出一份力。”
“大家一起捐钱捐物,帮助受灾的百姓。”
一位富商说道:“我愿意拿出一部分家产,支援前线。”
“多谢您的大义之举。”
兴修水利的工程也在艰难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