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前面布置着一个简易主席台,主席台正中央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盖着一块红布,“深海7号”试验模型就在红布下面。
仪式由沈东山主持。他请林延河、陈浩上场揭彩。
林延河、陈浩在大家的注视下,走上前,在大家的掌声*同揭开红布,露出“深海7号”鱼雷的模型。模型看上去很精致,还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沈东山请林司令给大家讲话。林延河却不准备多讲,如果不是现在形势特别,这样的任务放在过去,是用不着这样兴师动众的。而且,计算部那边也没搞什么仪式。但是既然试验部搞了这个仪式,不说几句似乎过不去,他就接过话筒十分简短地说:“同志们!我只讲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坚决完成任务,不能让海军的同志失望。谢谢大家!”
林延河说完,把话筒递给旁边的陈浩。
陈浩说:“同志们!完成任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锻炼队伍,以迎接将来更多的任务!”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李栋、费聪等许多年轻人很欣赏两位主官的干脆利落,他们鼓掌也特别起劲。只有一些老同志感觉不过瘾,好不容易盼来一项像样的任务,这样是不是太轻描淡写了?不过,他们心里也明白,能够搞这样一个简易的仪式已属不易了。
沈东山待到掌声平息,大声宣布,吹风试验正式开始。请大家各就各位,进入试验准备。
人们迅速奔向自己的岗位。
徐长杰等老同志亲自推着鱼雷模型,靠近打开的风洞试验段,起吊安装到试验段的试验平台上。
李栋、纪春明、费聪等年轻人则检查着各种测量、控制仪表,打开电脑,不时互相呼叫着,进行试验前的调试工作。
深夜,一切准备完毕。加了一天班的人们毫无倦意,立即开始第一次吹风试验。
沈东山亲自担任吹风试验总指挥。
徐长杰向沈东山报告:“报告沈总!‘深海7号’吹风试验准备完毕, 是否开始?请指示!”
沈东山威严地下令:“开始!”
计数器开始倒计数:“10、9、8、7、6、5、4、3、2、1。”
徐长杰的右手拇指按下一个红色的按钮。
低速风洞巨大的电机旋转起来,风洞轰鸣声由低到高、风速由慢到快,顷刻之间,巨大的轰鸣声掩盖了所有的声音,铺天盖地。
轰鸣声中,‘深海7号’鱼雷模型在风洞里转动起来,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出,并被打印出来。
李栋、纪春明、费聪等人,全都忘我地沉浸在各自的岗工作中,头都不抬一下……。
国风 第四章(1)
50
又是一个紧张的不眠之夜。
“深海7号”风洞试验展开之后,连续吹了半个多月风,预定的第一阶段吹风任务结束。在第二阶段吹风展开之前,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分析和处理第一阶段大量的吹风数据。
徐长杰带着李栋、纪春明、费聪等几十号人,每天除了轮换回去睡一会儿觉,其它时间都在风洞里加班,后勤部门除了往风洞送三顿饭,经常半夜还要送一次夜宵。
数据处理间每个人的电脑桌上都摆放着一盒盒的三寸、五寸软盘,还有一堆堆的数据纸。许多人的桌子上摆不下,还摆到了窗台上、桌子下面的地板上。
徐长杰等十多个老同志在忙着整理、分捡数据纸。
李栋、纪春明、费聪等年轻人在一边帮忙,将分捡好的数据纸归类、装订到一起,按照徐长杰的要求放到相应的数据处理岗位上。
费聪被这么多的数据吓住了,问徐长杰:“主任,这么多数据,都要一份份分析处理出来吗?”
徐长杰说:“这还算多吗?当年我们搞轰7、歼8系列,搞远程运载火箭,数据比这多多了!”
费聪感叹道:“天爷呀,这什么时候能够处理完,还不把人累死?”
徐长杰说:“风洞里的活儿,不干不知道,一干就知道,没有哪个是轻松的。你们呢,没任务时闲得慌,现在有任务了,又累得慌了。这才刚开始,苦日子在后头呢!”
费聪听了,不吭声了。默默地埋头干活。
时钟很快指向零点。
大家的动作都明显慢了下来,费聪不断打起哈欠。
徐长杰看到分捡的数据足够每个人处理一阵了,就让李栋带领青年人回去睡一觉,早上八点准时进来接一下他们的班,他准备带着老同志们干个通宵。
李栋放下手中的事情,一挥手,七八个青年人疲惫地伸了伸懒腰,跟着他走了,只有纪春明没走。
徐长杰等十几个老同志坐到自己的工作台上,机械地操作老式数据处理器分析和处理数据。有的老同志不时还用笔在纸上演算一下,似乎在验证数据处理器的结果。
这让纪春明感到不理解。他知道,室里刚刚配了十几台新式的386电脑,他不知道为什么不利用起来。他问徐长杰,徐长杰回答他,那些新玩艺要装软件、要调试,有许多新东西要学,老同志们用不来、用不惯,也暂时没时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