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胡思乱想着,元昌回来了,高兴地向母亲问安。尹德妃说出她的疑虑,明显地流露出不安。
元昌宽慰她道:“任何人都有优势和劣势,承乾也不例外。他的优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别人奈何他不得。当然他也有许多劣势,这些劣势逼得他不得不依赖我们,以保住他的太子地位。”
尹德妃点点头,但仍有些犹疑:“你讲得虽有道理,不过我们也应早作准备,未雨绸缪才是。”
元昌没听明白,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尹德妃重重地叹了口气:“我是说应记住建成的教训,不应重蹈覆辙。”
“孩儿明白。目前,对承乾太子地位最大的威胁并不是魏王李泰。”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20 回复此发言
273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尹德妃不解地问:“李泰才华出众,受到皇上宠爱,怎么能不足为虑呢?”
元昌一阵冷笑,道:“李泰恃才傲物,受到皇上宠爱,这个致命弱点足以让他难成大事。”
“难道是李治?他才八岁!”尹德妃不以为然地说。
元昌道:“对太子最大的威胁应是吴王李恪。”
尹德妃一听愣住了。
吴王李恪已年近十五,是李世民的第三子。因长像与父亲十分相象,而且又是世民爱妃吉儿所生,故世民多多少少有些偏心。只是李恪言语不多,且又谦恭有礼,颇受朝中大臣好评。他看似文静,其实弓马艺精,深得马上皇帝李世民的欢心。有一次在校场习武,李恪驱马奔驰中连射三箭,连中三元。在场边观看的众多武将也啧啧称奇。李世民更是得意,当时即把自己喜爱的良马赐给李恪。
李世民越是喜爱李恪,吉儿越是担心,尤其是皇子们渐渐长大,权力欲也日益膨胀起来,她不愿让李恪陷入手足争斗之中。
这日,吉儿用过午膳,摒退左右,正想歇息一下,李恪兴高采烈地进来,兴冲冲地对母亲说:
“亲娘,今天父皇看了孩儿的文章,夸赞孩儿越来越像父皇了。”
吉儿听了不但不高兴,反而轻轻叹气道:“恪儿,从小到大,我一直不断叮咛你,一定要敬重你的大哥承乾、四弟李泰和九弟李治。”
“是呀,”李恪感到奇怪,亲娘怎么说起这些?“孩儿听从了亲娘的叮咛,也一直这么做。”
“父皇越是称赞你,你就越应该敬重友爱兄弟们,明白吗?”
李恪越听越糊涂,“亲娘的意思是……?”
“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吉儿笑得很勉强,“我担心你越是受到父皇的夸赞,越会遭到有心人的猜忌和疑虑。原本你是无心,却会被别人误会以为你刻意想要做什么,有所企图……”
李恪终于明白了母亲的担心所在,说:“孩儿认为亲娘的担心是对的。孩儿丝毫没有存心去争取不该是自己的名份和地位,别人……又为什么要随意猜忌呢?”
吉儿不禁又叹了口气说:“这就是身处深宫内院的可悲之处了。所以我们要不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卷入无谓的纷争之中,明白么?”
“孩儿明白,亲娘尽管放心!”李恪虽不能完全明白,但为了不使亲娘担忧,他懂事地点点头。
离长安不远的武功,是李世民的出生地,他继承皇位后,在这里修建起庆善宫,年年夏天他都与群臣来此避暑。
今年夏天,长安城酷暑难耐,李世民提率群臣又来到庆善宫。
庆善宫依山傍水,清风徐徐吹来,再伴以丝竹之乐及舞伎的婀娜舞姿,使李世民感到十分舒坦。宴会时,不时举起酒怀,示意各位文臣武将饮酒。一时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魏征只是抿了抿酒,他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过量。他认为喝酒在于适意,只要感觉到愉快就行,比如现在的情景,群臣同乐,喝酒的本身就是享受。而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道宗、侯君集等一干武将则不同,他们大碗喝着酒,大口吃着肉。他们多年浴血奋战,常常是朝不虑夕,养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放气概。
李世民又一次举杯示意,全场一片肃静。他望了望众人,微笑着说:“各位爱卿随朕多年,出生入死,功劳甚伟。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大唐的江也就由朕与诸位爱卿共享。”说完一饮而尽。
气氛一下热烈起来,众人饮着酒,观赏着歌舞,还不时议论着当年征战时的趣事。
尉迟敬德听了李世民一席话,对坐于他上座的魏征有些不满起来。他素来不喜文士,况且自以为战功远盖他人之上,况且又多次救当今皇上出险境,怎么能容忍连刀枪都扛不动的魏征坐在他的上首?他黑着脸猛喝起来,后来终于忍不住用胳膊肘碰了碰魏征,向:“今天的席位,始陛下安排的么?”
魏征聚精会神地观赏着歌舞,被他一问,并不在意地回答:“陛下并无安排。”
“既然随意而坐,你凭什么坐在我的上首?我浴血奋战,征战疆场,你又躲在何处?”尉迟敬德已有了几分醉意。
看见他动了肝火,魏征感到莫名其妙,但又不便说什么。
紧挨尉迟敬德下首的李道宗有些看不过去,好意劝道:“尉迟将军,魏大人敢于直言进谏,多有大功,你就坐在这儿,观看歌舞吧!”
尉迟敬德一听,扭头瞪眼大骂道:“李道宗,你这阿谀奉承之徒,也敢教训本将?”
这一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李道宗皱紧眉头,也有些恼意,心想我是好心劝你,却挨你的臭骂,但仍强忍着,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