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李世民权力的逻辑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天策上将(第2页)

第十四章 天策上将(第2页)

李世民在被封为天策上将后,朝中百官都来祝贺,他却淡淡一笑,不以为然。百官又是一阵惊叹。

“像秦王这么为人谦逊的人已经没有了!”

“秦王南征北战,历朝历代都无人可及!”

……

这样的或奉承或夸赞,李世民自拿下河北、河南后便听得有些腻了。对他来说,这些赞美都算不上什么,甚至对于他的父皇给他的封赏,他都表现得异常淡然,不过,有一件事他却是非常高兴的。这种高兴,他只能暂时放在心底。那就是,在他被封为天策上将的同时,他拥有了“自置官属”权。

若干年后,在他成为储君,进而坐上皇位后,他一直在想这件事,一直在想如果没有这个可以“自置官属”权的天策上将身份,他是否还能当上储君?皇帝?他的答案是,一定不会。

在还没有被封为天策上将之前,李世民时常陷入苦恼中的是:几场仗下来,那些降唐的猛将,以及投唐而来的文人志士,怎么才能只忠于自己?

李世民自和父亲去太原,便开始有意识地笼络天下英才,只是,那时候的他,是为了给李姓夺得天下笼络英才。而在建唐后,他便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的野心笼络英才了。

每打赢一场仗,每夺得一座城池,李世民最看重的,不是获得多少财物,而是得到多少英才。因此,那为新归附的文武官员登记造册的工作,也就交给了他最依赖的人,有时候甚至还要亲自出马。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他必须保证,最威猛的武将,最有谋略的文官都在他的麾下。

这种做法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做得很隐秘,神不知鬼不觉,直到拿下洛阳后,父亲让温大雅特意来洛阳,为新归附的官员登记造册时,李世民才发现,也许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已经意识到点什么,或者有所觉察,已经在提防了。

不管父亲有没有意识到什么,察觉到点什么,李世民都很不开心。他加紧了对英才的笼络,并将此项任务交给了房玄龄和杜如晦。

对李世民而言,房玄龄和杜如晦最可信赖,也最有智慧,更慧眼识人。这二位一直不辱使命,即便是在皇上派来的温大雅面前,他们也能巧妙地将张公谨、刘师立、李君羡、田留安留在了秦王府。

在未被封天策上将之前,虽然猛将英才大多被他“弄”到了秦王府,可李世民一直担心,担心这些猛将英才会被父亲李渊以各种形式,各种原因从他的秦王府调出。在被封为天策上将后,拥有了“自置官属”权,他的这些担心,不复存在。

不用再偷偷摸摸,可以明目张胆,甚至肆无忌惮了。李世民第一时间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告诉他们:凡有能力者,均推荐到天策府来。不管什么身份,不管何种来头。

“二郎这是要?”长孙无忌虽然心里明白,还是问。

“我要建我们自己的内阁!”李世民小声说,“影子内阁!”

李世民从那时起,开始暴露自己的野心……

(2)

天策上将就该有天策上将的配置,这配置包括住所。曾经的秦王府,承庆殿,已经不配住天策上将这样的人物了,必须有新的住所。这住所就是弘义宫。

弘义宫是李世民在收复并州后,李渊特意下旨为他建造的,想让他从洛阳胜利凯旋后搬进去。

弘义宫在安定坊内,位于宫城西面,在北墙光化门和景曜门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李渊当初为李世民选择这样一块地方修建住所,就是知道李世民喜欢山水,因此,弘义宫不仅有山,还有水。

从承庆殿迁到弘义宫的那天,整个长安都轰动了。那天早朝时,李渊亲自将一块他亲笔所写,有着“天策府”三个金光闪闪大字的匾牌赐给了李世民,随即还启驾卤簿,令百官将此匾送往安定坊的弘义宫。

这么做,有“如朕亲临”之意。

如此规格,也只有对他秦王李世民了。李世民虽然心里乐得开了花,激动不已,却也跪地力辞,声称自己的所为绝对不配皇上给这种荣誉。这是李世民的聪明。父亲这么做,百官也看到了,足够了。他竭力推辞,也是为了给百官看。他知道在这种时候,越谦逊越好,干大事的人都知道,不到一定时候,招摇只会坏事。

果然,李世民的这一举动,再次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也让李渊倍感欣慰。之后,送匾仪式改为简仗送匾牌。即便是简仗,派头也不小,光朝廷重官、侍从护卫、鼓乐旗盖、车骑扇辇、清道杂役等,差不多就有三千人。

三千人排成一百二十列,缓缓由太极宫向弘义宫前进。如此荣耀,千古难寻。终于,在围观民众的热烈迎送下,三千护送匾牌者到了弘义宫大门处,最后又在储君——李建成的主持下,将金匾立在了弘义宫大门上。

那天,阳光明媚,太阳照在金匾上,越发的闪亮。看着金光闪闪的“天策府”三个字,有三个人心情复杂。最高兴的当然是李世民,不过,再高兴再激动,他也极力掩饰;而那太子李建成呢,既羡慕又嫉妒,他也在极力掩饰;最不高兴,也最不满,甚至还心怀恨意的,当然是那齐王李元吉了。

“凭什么要给他这样的荣耀?他不就是运气好,碰到了笨蛋窦建德、蠢猪王世充才打了胜仗吗?哼!如果不是本王带兵围困洛阳,他怎么可能在虎牢关赢了窦建德?如果赢不了窦建德,那王世充还会投降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