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李世民权力的逻辑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五章 厉行节俭君行仁政(第1页)

第二十五章 厉行节俭君行仁政(第1页)

唐朝初期,受到隋炀帝造就的天下大乱的影响,民生凋敝,人口稀少。曾经,北周被隋杨灭掉后,北周留给了隋杨690万户人,而当李唐灭掉隋杨时,唐初武德年间的人口却只有200余万户。

由此,李唐初建便面临人口稀少,百业待兴的境况。

不过,经历了唐高祖的稳步上升,又经过了唐太宗在贞观初年的欣欣向荣后,贞观四年,大唐不仅在粮食储备、军事器械方面超过了隋朝,就是在人口上也超过了隋朝。

这是国力昌盛的表现。不过,就在朝臣们为此而得意时,唐太宗却表现得很清醒,他说,国力的强盛应该体现在民生上,而不是国家的储备上。

唐太宗的这种清醒,源于他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要以隋朝灭亡为教训,他觉得,隋朝的灭亡,很大原因是贫富分化严重,分配不公,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隋末年代,当国家粮仓堆满粮食时,百姓却还处在饥饿中,揭竿起义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唐太宗才说:富要藏于民,而非藏于官。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因此,他非常重视百姓生活。

贞观二年,戴胄曾上表唐太宗,建议官员百姓纳粮建义仓,以备饥荒年代开仓放粮。戴胄说,政权稳定的前提就是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非常认同戴胄的观点,不仅采纳了他的意见,还让他和魏征一起做了谏议大夫。以便时刻提醒他和朝廷众臣,凡事都要以百姓为重,以民生为重,以民为本。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的理解。为此,他提出了“戒奢从简”。

“戒奢从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特别对于一个东亚帝国的统治者来说,更不容易。但唐太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做到了(晚年例外),这从他迎接从突厥回唐的萧皇后可见一斑:

贞观四年,当兵部尚书李靖消灭突厥,带着前隋朝皇后——萧皇后回到宫里时,唐太宗为了迎接萧皇后,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

唐太宗为何如此重视这位前朝皇后呢?很简单,这位萧皇后太美了,经历也太传奇了。

萧氏——萧皇后天生就是个尤物,刚出生时,当时的占卜奇人袁天纲就曾推算过她的生辰八字,称其“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最后她的一生,还真验证了这句话。

萧氏的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母亲是张皇后,由于她出生在“不吉的二月”(江南风俗,女孩子出生在二月不吉利),为了破这不吉利,父母将她交给了父亲萧岿的堂弟萧岌收养,然而不久萧岌就生病去世了,萧氏转而交由舅父张轲收养……

如此波折的童年,却并没有影响她成为隋朝皇后。隋文帝时期,隋文帝为了与西梁国结亲,提出为晋王杨广挑选西梁国公主为王妃。萧岿为此还占卜了身边的所有女儿,结果都不理想,最后终于想到了送到别家收养的萧氏,经占卜后发现大吉,于是,萧氏的命运再次发生了改变,成了晋王杨广的妃子,晋王妃。

萧氏温婉的性情颇得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喜欢,野心勃勃的杨广为了讨好父母,与萧氏也是琴瑟和鸣。杨广登基后,萧氏便被封为了皇后。

然而,这位做了皇后的萧氏,经历却一如既往地跌宕起伏。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杨广被手下宇文化及在江都杀害,对萧氏的美貌早已垂涎三尺的宇文化及便将她占为己有,萧氏就这样从隋炀帝的妃子变成了宇文化及的妃子。不久,宇文化及又被窦建德打败,萧氏便如同一个物件,再次被转让,成了窦建德的宠妾。

这还没有结束,由于她小姑(杨广之妹,当时为突厥处罗可汗妻子)义城公主的原因,窦建德为了和突厥“友好”相处,在义城公主提出带走萧氏后,窦建德虽然不舍,却也同意了,于是,萧氏又去了突厥,成了两代可汗的妃子,直至被李靖抓获。

义城公主已被唐军杀掉,而这位萧皇后却被李靖恭恭敬敬地带回长安,原因很简单,唐太宗对这位传奇女子充满了兴趣。虽然此时,萧皇后已经49岁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唐太宗要让这位曾经的皇后,传奇的女子感受一下他创建的帝国宫殿。为此,他不惜一反“简朴”,隆重欢迎。

那天,宫里不同往日地挂满了宫灯,山珍海味堆满桌,唐太宗面对如此“奢华”,在歌舞姬的轻歌曼舞中,轻声问旁边的萧氏。

“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萧氏微微一笑,她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隋宫的奢华场面:宫廊下,一百二十颗数寸大的夜明珠将宫殿映得亮如白昼;殿前那数十座由檀香制造的火焰,使整个宫殿香气扑鼻,恍如仙境……当然,整晚消耗掉的檀香木也不少于二百车。

萧氏想到这里,微微闭了闭眼,淡淡一笑说:“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主,又何必和亡国之君相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