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朝阳门。
随着凉爽秋风的过去,京师也迎来了入冬后的寒冷。
朝阳门外的城墙脚下,再一次聚集了大批避难的流民。
在这些流民的脸上,挂满了对入冬后的彷徨与无助。
流民们也不知道,随着入冬的到来,他们是否活过这个冬天。
当刘博源从内城策马穿过朝阳门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些面黄肌瘦、神情麻木的流民们。
看着这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流民,刘博源微微叹了一口气,随即转头对着身后的刘伟吩咐道:“通知京城情报司,要想办法将这些流民迁徙到延绥镇。还有,民政司与财政司也要配合做好粮食供应与安置工作。”
“是,侯爷!”
刘伟看了看聚集在城墙脚下的大批流民,当即抱拳应是。
交待完流民之事后,刘博源勒住马缰,战马停在了城门口。
回身后望,是一大群前来送行的官员。
当中,有内阁大臣,有朝中勋贵,也有各种总兵。
在内城的大街两侧,还有黑压压一片的京师百姓。
“永昌侯,此次离去,又不知何时再见啊!”忠贞伯杨国柱一脸的感慨之色,眼神中满是不舍。
自崇祯十一年的那场张登之战,再到如今的辽东之战,两人可谓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杨国柱为人真诚,性格豪爽,沉着稳重,很是受到刘博源的欣赏。
两人之间惺惺相惜,颇有一番好基友的味道在里面。
当然了,刘博源是没有这个癖好的,这只是形容两人之间的纯厚友谊。
“忠贞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我日后又不是没有相见的机会,何必如此感伤呢!”刘博源笑着打趣道。
“哈哈哈!永昌侯所言极是,大家都不是小姑娘家家的,哪里这般姿态!”一旁的李辅明大笑着道。
“就是,我等大老爷们的,哪来这般作态。忠贞伯,他日又不是没有见面的机会,何需如此!”符应崇应和着笑道。
几人虽然笑的颇为豪爽,但眼神之中还是颇为感慨。
通过这次的辽东之战,几人都对刘博源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是一种对强者的尊敬。
“诸位同僚,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诸位就到这里吧!他日有机会,我等必能再聚。”
刘博源朝着送行的一众官员拱手行礼。
“永昌侯,一路顺风!”
“永昌侯,珍重!”
“永昌侯,有缘再见!”
“永昌侯,保重!”
“。。。。。。”
一众官员也拱手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