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辽东,陆续也有确定的消息传来,说,为了振作经济,缓解境内的民生困难,今年以来,建虏加大了在锦州义州屯田开垦的力度,只是今年一年,就又开出了几十万亩的土地,多产粮食几十万担,又强令种麻织布,试图缓解境内的棉布飞涨——看起来,多尔衮使出浑身解数在自救。
不过相比于巨大的消耗来说,这些不过都是杯水车薪。
去年冬天,建虏就已经出现冻死饿死之事,今年随着封锁的继续,冻死饿死的现象,一定会持续增多。
但多尔衮的地位依然稳固,虽然有去年乌克尓河之败,今天和大明谈和又失败,但在“大玉儿”的支持下,他依然牢牢地掌控着建虏的朝局,豪格一系,被压的抬不起头来。
又说,多尔衮利用朝鲜水军的船只进行走私,试图想要从日本获取粮食和棉布,但航线为大明水师阻隔,他们难以成功。
……
而好消息之外,却也有一个坏消息传来。
军机处制定的,为哈刺慎右翼协作掩护,吸引喀喇沁左右翼的注意,以为哈刺慎右翼腾挪出“反正”空间的计划,失败了。
喀喇沁左翼亲王端罗布和右翼亲王杜棱,两个人无比的小心,紧守自己的地盘,加上有喀克都礼的两千建虏随时支援,大明边军一时无机可乘。
如此,哈刺慎右翼也不敢妄动。
消息传来,朱慈烺令军机处重新制定计划,重新联络,接应哈刺慎右翼反正的时间,越快越好。
……
乾清宫。
“陛下,密云巡抚杨蕙芳的军报。”军机处陈奇瑜疾步而入。
杨蕙芳,山西人,崇祯三年中举,十年进士,其在历史上最有名的记载就是崇祯十一年,任山东淄川知县之时,他意料建虏入塞会侵扰到山东,于是未雨绸缪,筹集钱粮,“建空心楼十一座,附城四面,中设炮眼各二十四,用防近城蚁附者。上覆敌楼,益屹然金汤”(乾隆《淄川县志》卷2,《城池》)。
果然,等到建虏入塞之时,周围城池皆墨,只有淄川凭借坚固的城防和杨蕙芳的指挥而独保。
后来,杨蕙芳被擢为工部主事。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山西人傅山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清楚地记载:崇祯十年的进士榜中,山西籍进士一共十九人,其中一人死于社稷,在城头死战,为贼所杀(孝义张元辅),两人选择归隐(戴运昌和杨蕙芳),其他人都出仕满清为官,因此哀叹,为山西养廉耻者,仅二人而已。
这一世,杨蕙芳从御史,工部主事,一直做到了密云巡抚。
原本,在崇祯十五年之后,密云巡抚是被裁撤的,但随着渤海所和墙子岭的两次大战,内阁和军机处深感密云的重要,因此向隆武帝建议,恢复了密云巡抚的设置,而杨蕙芳就成了隆武朝第一任的密云巡抚。
朱慈烺接过军报,打开了看,看完之后,他先是微微惊讶,继而沉默……
……
密云。
巡抚衙门后堂。
一个身披棉甲,头戴顶盔的将官单膝跪在花厅里,久久不动。
此时,堂外正是雨夹雪,雨点滴滴哒哒,雪花飘飘扬扬,虽然不是很猛烈,但却是连续不断,将天地连同这一处的花厅都笼罩在雨帘之中。而随着冷雨和雪花的继续,花厅显得更为冷清,堂里堂外除了雨声,再没有其他,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跪着的那个人。
“游戎怎么还在这里跪着呢?”
脚步声响,一个穿着青袍的幕僚踩着青石地板,从后堂走了出来。
跪着的那个将官缓缓地抬起头来。
雨声映衬着他的脸。
原来是李定国。
——一年的墙子岭游击,感觉他脸上的风霜增加了很多,皮肤干燥,面色黝黑,只有眼神一如既往的坚定,身体也更加英健。
“游戎快快起来!”幕僚疾步上前,试图搀扶李定国。
李定国却是推开,抱拳道:“请王先生再禀告中丞,时值冬季,蒙古人绝对想不到我军敢主动出击,但是成功绕行,杀到拉苏特克,就可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末将有必胜的把握和决心,请中丞大人恩准!”
——拉苏特克,距离墙子岭直线三百于里,喀喇沁左翼的冬季大本营,前些天,李定国抓获几个蒙古俘虏,从他们口中得知喀喇沁左翼今冬将去往拉苏特克越冬,随即,一个奔袭千里,迂回奇袭的大胆计划就在李定国脑海里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