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越来越高,酒也渐渐凉了。宫人换上新烫的梨花白,白瓷莲花温酒注子中的滚水也换了两回,热气腾起又熄灭,将月光散成缥缈的五色。说起我的去留,沉默亦是司空见惯。高曜吞下热酒,鼓起勇气问道:“这五年来,你为何不嫁?”
五年里,这是他第一次这样问我。我一怔,下意识地就像应付母亲一般随口答道:“微臣病残之躯,恐无人可嫁。”
高曜不禁笑道:“这话分明是赌气了,京中想攀附新平县侯的公子哥要多少有多少,你只管慢慢挑选便是。”
我笑道:“大约如此。只是他们究竟是想娶朱玉机,还是想娶新平县侯呢?”
高曜哈哈一笑:“女帝师、正四品女录、新平郡侯、封邑八百户,就如你的聪明美貌一般,早已不可分离。迎娶玉机还是攀附郡侯,并无分别。只有小女子才会在意这些,玉机怎的也落了俗套?”
我亦笑:“陛下所言甚是。即使是寻常女子,她的出身与性情容貌,也是不可分离的。是微臣矫情了。”
高曜迟疑着试探:“或者你瞧不上那些世家子弟,若真是如此,只要你喜欢,朕可以赐婚。”
我明白,他说的是要赐婚于我和刘钜。我摇头道:“多谢陛下。微臣有母弟相伴,心满意足。微臣……不想嫁人。”
高曜稍稍放心:“难道你还在思念父皇?”
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我。我也没有这样问过自己。五年的时光顺理成章,便这样平铺直叙地踏在脚下了。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得道:“太宗皇帝德被苍生,覆养天下,仁圣睿哲,功业无俦,普天之下,谁不感念——”这样说着,忽觉得舌尖生涩,轮转不灵。想一想,这歌功颂德的话,这些年只在笔下,不在口中。
我停下来,双颊一热,恍惚一笑,竟答非所问:“微臣……惯了。”
高曜怅然,又有一丝早知如此何必多问的懊恼。然而他自幼坎坷,早已磨炼出坚毅而豁达的性情。于是自嘲一笑:“时节如流,大约只有你从未变过。”
我忙转了话题:“时节如流,岁月不居。适才陛下还说连华阳长公主已到了待嫁的年纪了。微臣听闻,今夏回鹘使者入京,为他们的新可汗录晟求婚。”
高曜道:“正有此事。只是皇室中有封号的公主和宗女不多,适龄的就更少。这却有些难了。”
我问道:“不知陛下属意于哪位宗女?”
高曜笑道:“睿王的长女松阳郡主,信王有两个庶出的妹妹,当年封了亭主的,三人年纪都在十七八岁,倒也合宜,只是听回鹘使者的意思,是想朕把华阳嫁过去。”当年睿王的董妃薨逝,太皇太后曾将六岁的松阳郡主接进宫抚养,又让已故的信王高思谦两个庶出的小女儿进宫陪伴,事后均封了亭主。仔细算来,宗女中只有她们三个年纪合宜。华阳尚未及笄,稍嫌年幼。
我忙道:“华阳长公主还只有十五岁,况且她是陛下的亲妹妹……”
高曜淡然:“华阳固然是朕的妹妹,难道松阳便不是了么?何况松阳是睿皇叔的独女,董妃留下的唯一骨血,当年太皇太后最疼的。至于信王的两个庶妹……可汗入朝,享亲王礼,她们的身份做媵妾倒还罢了,做王后,略低了些。”
华阳长公主幼失双亲,即便身份再尊贵,她的命运却还是操纵在并不疼爱自己的异母皇兄的手中。心中不自觉地生出几分惋惜,“陛下真的要将华阳长公主嫁去回鹘?”
高曜微一冷笑:“有何不可?当年父皇不也将同母胞妹、朕的升平姑母嫁去北燕么?升平姑母可是皇祖母的独女。华阳皇妹乃夷思皇后所生,身份高贵,足显我大昭和亲的诚意。且华阳皇妹自幼习武,性子也爽快果决,想来录晟可汗会喜欢的。”
他的笑意令我心寒。然而“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当年华阳在高思谚面前搬弄是非,力陈高曜不可立为太子,她和她身后的势力,想必高曜早已深恶痛绝。多年来,陆愚卿仍身居高位,不失富贵。如今只打发华阳嫁去回鹘,已算高曜宽宏大量。我叹息道:“陛下若将一位亭主封为公主,也是很尊贵的。”
高曜笑道:“公主是生出来的,不是封出来的。”
我垂眸叹息:“陛下圣明。”
高曜看了我一眼:“莫非你以为朕在挈怨报复么?”
是,也不是。华阳当年有勇气诋毁高曜,今日就必得有承受恶果的勇气。我坦然道:“微臣不敢。当年太宗皇帝收复西北六州,回鹘也曾派数千骑兵相助,论起来,回鹘于国有功。且回鹘强大,又与我大昭新近接壤,理当修好。回鹘的王后,自当与陛下同心同德。诗云:‘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30]华阳长公主和亲,甚是合宜。”
“同心同德”的话,未免有讥讽之意。然而高曜并不在乎,甚而十分享受:“‘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这话说得好。原本朕倒有些不舍,可事关边境安宁,朕岂能惜一妹?”说罢又赞赏道,“你的话总是切中要害。依朕看,你还是回宫来,像襄助父皇一样襄助朕,这样朕就省心许多了。”
他一扫适才的试探与不安,口气中全是自信与沉稳,带着不容反驳的君威。我不禁笑道:“陛下自有良臣治国,微臣一介女流,不敢叨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