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安分一些。”
百晓生过了良久这才开口道。
“其实。”
“狗肉也挺好吃的……”
少年郎大笑一声,迈步走出长街。
……
相府门外,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叩响了门环。
迎面而来的正是那唤为任之的随从,打着哈欠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可看清来人后,瞌睡瞬间就醒了,立马将人恭恭敬敬的迎入府中。
大堂,
两杯茶水正悠悠的冒着热气,
“秦公,早些年间不是一直想着着书立传吗?”
“可为何过了许久。”
“即便是如今也未曾得到丝毫消息。”
少年郎浅饮了一口后便笑意盈盈的望向一旁的秦清堂开口道。
“殿下,说笑了。”
“着书立传,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心之所向。”
“老夫年轻的时候,自认为文采过人,诗词文章无所不精,便总想着让自己的佳作文章流传于世,也不枉费来这人世间走上一遭。”
“可后来才知道着书立传其中耗费实在恐怖,宛如一个天大的窟窿,即便是将那时全部身家投了进去也填不平。”
秦清堂说起年少时的想法,也是觉得有些荒唐,自古以来能够着书立传非圣人先贤不可,除了耗费之外,想要流传于世也是天大的难事。
“那如今呢?”
少年郎再度出声道。
“如今年岁大了,也有了些资历,想要着书立传想来户部那边也能批下来银子,只不过即便是着书立传,也不过几千册顶天了,想来墨迹未干,就已经被那些门阀买了去束之高阁,于天下读书人并无太大意义。”
秦清堂长叹了一口气,说起来也是着书立传于文人而言和青史留名一般,是极为荣耀之事,奈何种种条件限制,变得千难万难。
“若是能有万册,十万册呢?”
少年笑问道。
“万册,十万册?”
秦清闻声怔住了,手指止不住的轻颤着,即便是当初凉州铁骑兵临城外也从未如此,眼底更是涌动着泪光,要知道整个大乾天下的读书人也不过数十万,如今单单是自己的着书便要印刷十万册,这是什么概念?
“如此体量,岂是人力可为?”
可很快便镇定下来,
“便整个上京城的作坊一起开工,单单雕刻那么多的模板也得数月的功夫,至于其中耗费人力物力,实在太过奢靡了些。”
“不可,不可!”
“殿下,切勿如此。”
“虽然这趟西陵郡之行,有大量的银子入库,可终归而言算下来,此举实在太过劳民伤财,臣当不得如此,殿下的好意,老臣感激不尽,可此时切莫如此……”
秦清堂极为坚定的摇了摇头拒绝道,可扭头望去少年郎依旧是笑意盈盈的模样,甚至于还有闲心打量着大堂的物件摆设。
恍惚之间想到了什么,
整个人竟是直接从木椅站了起来,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