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云疏也没有想在这个时候就出风头,于是从她的存稿中,拿出了一首关于荷花中规中矩的诗词,写了下来。
诸葛云瑾、王怡和张皓三人,也都是对于作诗不大感兴趣之人,然后,也学着诸葛云疏,随便在纸上写了一首。
倒是诸葛云初,最爱此道,只见她看着窗外的荷花池,出了一会儿神,随后心有所感,一气呵成地在纸上把这首诗完整地写了下来。
诸葛云疏好奇地看了过去,就看到了一首七言绝句。
她就觉得吧,这首诗,句句如诗,句句如画,但又自然朴实地为她们这些赏读者展现了一幅明媚的初夏风光,特别是荷花上的蜻蜓,这一动一静间,让这首诗灵动极了。
这一激动,声音就大了起来。
这下子,在场的童生们,都好奇地看向了她们这边。
特别是痴迷于诗之一道的卫澄,也不顾什么文人风度了,连忙小跑过来,大声地读给其余人听。
话音刚落,在场的童生们久久回不过神来,没有办法,谁让这首诗一字一句间都如画般,让人心旷神怡。
卫澄道:“这开头两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优美的境界之中,后面两句,则以动取静,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妙趣横生的夏季美景图。。。。。”
说完之后,拿着这首诗,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迫于这次文会牵头人的身份,依依不舍地把这一首诗,传阅给其他童生们赏析。
。。。。。。。。
这一场诗会,大家在一起无非就是吃吃喝喝,吹吹牛,玩累了就出道题目,写一首诗陶冶下情操,一直等到两个时辰后,这场由卫澄牵头举办的诗会,这才结束。
不过,本场最为瞩目之人,除了诸葛云初之外,就连诸葛云疏的几首诗,也因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被一众学子所称赞。
除此之外,诸葛云疏觉得在这场诗会上,她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小道消息。
马车上,诸葛云初神色凝重,看了眼诸葛云疏,开口道:
“这一次院试,有望院案首的一共五人。”
张皓见此接着道:
“汉乐府的卫澄,青林府的宋义,同兴府的葛荣,明州府的楼从和云疏师妹。”
张皓的话音刚落,诸葛云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倒是王怡看着两人,有些不赞同地开口:
“在我看来,只有葛荣和云疏最有希望,不为别的,谁让她们两人已经是县案首和府案首了呢。要我说,如果这一次院试,她们只要其中一人得了院案首,就会造就连中“小三元”这个佳话,而学提大人本就抓一府之教化。。。。。。”
诸葛云疏听此,也跟着点了点头,她也是这样想的,甚至于在得知葛荣这个同兴府“小二元”时,在诗会期间,免不了多打量了他几眼。
此人,看着十八左右的样子,一看就是沉淀了好多年,想要一举拿下“小三元”这样的美名。
说实话,对于这次的院案首,诸葛云疏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今日一行,本就是王夫子有意为之。
最终的目的,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不过是想让她们多结交下同龄阶段的读书人,再根据他们的一言一行,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
诸葛云瑾见到众人这样的神色,不免有些好笑。
说实话,他倒是对云疏堂妹很是自信,这样想着,也就把这些话说了出来:
“一个十八岁的小三元和一个九岁的小三元,学提大人又不傻,当然后者更让他有面子啊!”
诸葛云初、王怡和张皓:“。。。。。。”
诸葛云疏:“。。。。。。”
说得好像有那么一丢丢道理。
想到这里,不禁失笑一声,她们还真是魔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