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药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形态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从1994年起,我就开始负责医院移植病人的血药浓度监测工作。在接下来近十年的技术操作中,我早已练就了一套准确、快速的本领,每周二、五,及时地收集样品、前处理,然后放入全自动分析仪器当中检测,下午下班之前出报告。

这是一个大年初一的早晨,由于前一天是大年三十,兴奋了一夜,早上我睡眼蒙眬地匆匆赶来加班。大楼里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什么人走动。正当我拿出钥匙准备开办公室门的时候,忽然发现,我的脚下有个人蹲坐着,正在打瞌睡,他衣衫褴褛,头发蓬松,年纪看上去已近七十了。我着实吓了一大跳,也许是我的开门声惊动了他,他突然精神抖擞,叫我一声:“你就是徐医生吧。”“是、是……你是……”不知此人的来路,我战战兢兢地回答道。“我是从无锡赶来的,”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一层一层包裹着,“这是我儿子的血样,麻烦徐医生检测一下浓度……”

原来,老人家姓彭,患者是他的儿子,才二十几岁,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医生说唯一的出路就是肾脏移植。平均一年十几万元的医药费,把他们一家压得几乎崩溃。家中唯一的住房早已变买了,还借了一大堆债,为了儿子,老两口几乎已倾家荡产,说到这里,老人不禁老泪纵横。今天虽然是大年初一,但由于儿子肾脏移植刚刚没几天,医生需了解一下环孢素(用于移植病人,以防止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浓度,以调整用药,所以老人连夜赶到上海。我一边听着老人的倾诉,一边快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好让老人家尽快拿到报告。老人一再询问样品保存得是否完好,会不会有问题,在我一遍又一遍的解释下,老人终于放心了。检验结果顺利地做出来了,我询问了患者的有关病情及用药情况,告诉老人,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放心,只是生化全套中的肌酐稍微偏高,我特地嘱咐他,让他转告他儿子不能随意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并且按时随访。老人高兴地接过报告,像是得到了什么新年礼物一样,一谢再谢,并从怀里掏出一把花生,我也欣然接受了他的新年礼物,并与他一起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快乐。

时间的年轮又飞快地转了一圈,又到辞旧迎新的春节,这时,科里已来了新的同事,我本可以在家欢度节日,但我一想,彭大爷是否还会来呢?他要是找我怎么办?想到这儿,我又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节日值班任务。我们仿佛预先约定似的,在新春佳节中又见面了,这次老人家把他的儿子小彭也带来了,还特地带来了自家做的年糕……小彭看上去精神不错,也许是吃激素的关系,人有些发胖。我也回赠了他新年礼物:一本我自编的肾移植患者指南。我们好像久违的朋友,聊了许多,老人家说,这一年他儿子的病情很稳定,也找到了比较轻松的工作,医药费政府也给报销了许多,家中的日子好过多了。老人舒展着眉头,眯着的双眼始终露着笑容,脸上的皱纹好似一朵盛开的菊花,“都是政府的政策好,上海的医生好……”

就这样,我与老彭父子俩成了特殊的朋友,每年春节都会相聚在我的实验室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节日。后来,我因工作需要离开了血药浓度监测岗位,但每到农历大年初一,我家的电话铃声都会按时响起,我们互致问候,庆祝小彭又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一年。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的耳边响起了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今天过得很快乐

我今天过得很快乐!

坐落在北方“冰城”市内一隅的这座重点医院,我很有幸地成为一名门诊药师。在门诊药房,各种药放在什么地方,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每种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几乎倒背如流,出于对病人负责每次都要核对,每次核对都是一次复习。几年如一日,难免有点乏味,让我意识到自己应有一些改变,我要努力使自己快乐!

我很爱我的工作,很珍惜我的工作,我在工作中常常提醒自己:“以人为本,药师永远是病人健康的伴侣!”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努力使自己快乐起来,让来院就诊的患者看到更多的笑容,得到更好的服务。

去年冬季的一天傍晚,离下班还有十五分钟时,我完成了下班前例行的工作检查,等着接急诊夜班的同事来换班,正想着下班后去朋友家聚会的事情,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大夫,我家孩子刚刚因为急诊来院治疗,正在办理住院手续,病情较重,孩子直喊疼,请问能否先给他取一支强痛定药好为他止痛,等住院手续办完后再划药费单子行吗?”一位年纪大约五十岁的老人在药房窗口说道,“我可以把身份证先押这儿,行吗?”

“你有处方吗?”我问。

“有,有。”他回答道,并把处方和身份证一起递进了窗口。

我看到处方上有院内急诊科医生的名章,而身份证上则表明了这是市郊农村的一位农民老伯。很显然老人带的钱不多,而且所带的钱可能都在那边交住院押金呢,可是,不交药款发药是调剂室不允许的,何况我就要交班了,我可以不管这事,可是看着老人期盼着的眼神,我又不忍,我犹豫着……老人看我犹豫着又说道:“大夫,帮帮忙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孩子疼的样子,才让医生开方子来试着取药的,那边我也是刚刚凑够住院押金的,要是在您这儿交了药费,那边押金钱又不够了,就住不上院了。我听护士说住院后可以在押金里扣药费我才来您这儿的,求您帮帮忙吧,大夫!”

老人这一连串的话语让我很同情,正好这时夜班同事来了,我让老人先回去照顾孩子,并告诉他我一会把药给他送过去。交好班,我取了止痛的急诊用药并在处方上作了备注并签了我的名字后,迅速向急诊病房赶去。

趁当班医生空闲,向她询问了这位老人,她对老人印象挺深,无奈地说:“老人家也挺不容易的。106房病床的病人就是他的儿子。”我透过病房门上的玻璃向里张望,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表情有些痛楚、有点疲惫,闭目躺着,病床前一个老人陪床,正是那位取药老人。

我开门进到病房和老人打了招呼,老人勉强挤了个微笑回应我。我说道:“药给您拿来了,先给孩子止疼吧。”老人愣了一下,然后说:“大夫,太谢谢你了!”老人的孩子也露出了些许笑容。那个笑容我永远也忘不了,比任何话语表达的感激都真诚。

老人把药交给了医生,脸上可以看出如释重负。这时和我的话也多起来,每一句都不离感谢,让我有些难为情,我向老人告辞,老人拉着我的手,泪水在眼里打转,说:“大夫,谢谢您,真的。”一字一顿,震撼着我的心。

去朋友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其实很多事本身并不大、不难,但放在病人身上就是大事。药师也好,医生也好,面对着急需帮助的那些脆弱人群,扎实的业务技能必不可少,但一份真挚的爱心更是不可或缺。真心地为病人分担一点,在我们自己是举手之劳,在病人和家属却是救命的援手,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很舒畅,步子也迈得大起来。我想我今天过得很快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守望者(1)

2007年7月20日中午11点50分,我正准备去食堂买午餐,电话铃声响了,“您好!这里是药剂科”。电话那头是一位患者,他先简单作了自我介绍后就开始指责:“你们是三级医院,煎药操作应该有一个标准。我已经在你们医院代煎了三年左右的药了,以前我的药都是放在一起熬好的。怎么这次把我的生大黄不熬就给我了?你看我都七十多了,自己熬不了药。如果是这样,我代煎就没有意义了。”听到这里,我明白怎么回事了。大约两个月前,为了规范煎药操作规程,煎药室通过广泛征求药师和医生的意见,结合调剂、煎药规程,规定代煎药中标有另包的药无特殊说明不能同煎,患者根据医嘱使用。尤其是生大黄,在该处方中主要是起到泻热通便的作用,因此,患者只需用开水泡药就能起到治疗效果。出于对老同志的尊重,我没有从专业角度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只想着尽可能快地找到处方,按要求剂量把生大黄熬好后送给病人,不耽误他今天用药。明天就是周六,大家都不上班,于是我问了患者的姓名、就诊日期、交方窗口和联系电话、详细家庭地址和坐车路线后,安慰病人我们会认真来办理此事,12点半给病人回复什么时间送药。我根据就诊日期和交方窗口,从HIS系统中检索出处方编号,很快就找到了处方,处方上生大黄右上角标有“另包”。

我们考虑到患者的治疗期望,因此我们给患者回电话时,承诺把生大黄一味药熬好后下午给病人送到家里。煎药室把84克生大黄先用凉水泡30分钟后,按煎药操作规程熬好后把药液注入自动包装机分装好。这也考虑方便病人分次服用。

由于医生另包生大黄的目的主要是怕药量过大,伤正气,想让病人根据疗效调整大黄的用量。我为了保证病人正确服药,就自己亲自坐出租车到患者家里去当面向病人交待一遍。由于事先电话联系好,非常顺利就到了李老先生家。敲开门,开门的是他的爱人赵阿姨。她非常和蔼,说老李刚才去逛公园了,听说你过来,正在往家赶,马上就到。话音刚落,门铃响了,李老先生是一位戴着眼镜,瘦高个的老同志,一进门就谢我这么认真对待这件事,弄得我倒不好意思了。我先把医生为何处方时标“单包”的意思向李老师作了说明(病人说,医生没有和他交待这些),然后把我们熬药的操作流程介绍了一下,最后我对照处方的复印件向两位老人介绍了如何服用单熬的生大黄。按照科里的规定,我让李老先生在处方复印件上签字以表示已经收到我送去的药,并已经明白如何服用。但他说他有14剂,是分两张处方开的。我一听,坏了,只完成了一半,患者还有7付药需要生大黄。我一想,这时再回单位,煎药室的同事估计已经下班了,不过现在已经有7付药,足够患者坚持到下周,所以我和老人商量,能否我下周一煎好药后,交给快递公司送过来?病人很理解地答应了,并把原来单独给的一大包生大黄还给了我。

周一上午我安排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